政策上的问题她不懂,也不好胡乱评价。
但如此一来,她想要捐资国家的军工发展可就艰难。
要知道军工的投入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不是无忧基金会那种小打小闹,光靠她一腔热血的捐赠还不够塞牙缝。
于悠嘴角微动,忽而想起了一批人。
红色企业家。
当初那么艰难的岁月里,有那么几位Z国old money不记后果,不图回报的帮助我党。
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光保不行,咱们攒钱,讲究一个开源节流,得先开源。”
“开源?”
“国企虽多,但许多还是以前的公私合营留下的,商务部完全可以扶持建立一个全国资的央企。”
于悠娓娓道来:“虽说战争结束了很久,但是国际关系紧张,咱们还是要时刻准备着,实不相瞒,因为远远的事,我还自不量力的想过资助军工研究,但终归是杯水车薪。”
“如果专门建立一个这样的公司,那可比单纯的拨款强多了,不但做军工产业,还可以涉足各个领域。”
“比如说房地产、建筑等等,如果收益好,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秦伟原本只是想安慰于悠几句,却被于悠一席话给说动了心。
目前的状况来看,她说的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在全球各国的层面来看,Z国还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庞然大物,如果真能做到像于悠所说的那样,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效益不好,不能一味的向外疏散压力,多发展才是硬道理。
秦伟霍然起身,闷头直奔书房。
他得将刚才的谈话重点记录下来,回到部里再继续研判商讨。
于悠垂眸。
相信在她如此明显的暗示下,很快她就能亲眼目睹某利集团的成立。
“悠悠,电话!”
王月荣在厨房里高喊,于悠快步赶去,前者将大哥大递给她。
“徐教授,信息技术研究所的。”
她眼皮一跳,猜到几分对方的来意。
于悠将听筒贴近耳朵,“这里是于悠,徐教授请讲。”
“于女士,你托人送来的这份东西是从哪里获得的?米国研究所,还是苏国?”
“都不是,这是我弟弟的手稿。”
“那他人呢?!他人现在在哪里?”
电话那头的徐教授显得十分激动,如果不是技术发展不允许,他恐怕想要从电话里钻过来的心都有了。
于悠并未直接答复,而是反问道:“我弟弟在哪里稍后再说,您先告诉我,那份手稿写了什么?”
“是网络协议!还有一些组织代码和连接端口,有了这一份东西就可以做到将单局域网络串联在一起!”
因特网!
于远居然真的做到了!
徐教授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可越说他的情绪却越发低沉。
“虽说这份东西意义重大,可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全都难以实现,根本无法继续试验研究。”
“所以于远本人至关重要,他能够给出手稿,就证明他能带领我们走向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于女士,请您务必让令弟参与我们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