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阮正刚开口道:
“既然是创办学堂,那一定就要建造最好的学堂,考虑到村子里以后的人会越来越多,学堂的建设标准一定要高,至少能招收一百名以上的孩子。
另外学堂里还必须建有灶堂和宿舍,这样一来二十两银子肯定是不够的。
这样吧,我先拿出二百两银子用于建造学堂,以后我每年还要拿出一些银子,帮助那些上不起学堂的孩子。
同时我们还要请几名先生对学生进行教学,让进入学堂的孩子都学有所成。”
阮正刚的大手笔,让里正非常高兴,如果按照阮正刚设想,建造出来的学堂就非常大了,相当于镇子里的书院,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到这里求学,到那时水仙村就要出名了。
阮正刚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到最后的大力支持,也让赵贤迷惑不解,建造一个高质量的学堂,对水仙村的发展非常有好处,自己早已不缺钱了,以后对学堂一定要多多资助。
事情敲定以后,便开始着手建设,这个学堂还是那种传统的学堂,只招收男孩子,这样对林夫子的学堂就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方氏学堂就不利了,毫无疑问,方老先生的学堂将直接关门。
不过阮芳已考虑好了,到时候可将方老先生聘请过来做一些别的事情,不让他具体教学就行了。
村民听说村里要建学堂,都非常高兴,大多数村民家都有小孩子,他们早就想将孩子送到比较靠谱的学堂,这下终于有希望了。
一些村民开始自觉的前来帮忙,希望学堂尽快建好,让孩子能够快点上学。
阮正刚在水仙村待了两天后,便带着阮金贵离开了,阮芳留了下来,她现在的任务就是建设学堂。
几天之后,肥皂作坊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日产肥皂一千块,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赵贤的家门口每天都有一些人过来批发肥皂。
还有一些人,他们是结伴而来,拼单批发,然后将肥皂分了,由于肥皂是家庭必需品,放在家里又不坏,可以多买一点,比市场上的零售价要便宜多了。
这段时间,进出水仙村的人多了起来,这可就忙坏了巡逻队员,他们对进入村子的人都要盘问几句,确信没有问题才予以放行。
看来自己的肥皂作坊还要扩大生产,至少将产量扩大五倍,好在自己的作坊和工坊时还有一些空房子,稍微改造一下,可以用来加工肥皂,将产量扩大五倍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一来,自己又要招收工人了,他刚要准备出门去找里正,没想到里正竟找了过来。
“看里正叔这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见王里正满面春光,赵贤开口问道。
“是这么回事,上午我在学堂那边帮忙,阮小姐就与我聊天,她告诉我水仙村与一般的村庄不一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果将村里的资源利用起来,充分发挥水仙村的优势,水仙村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集镇。”
赵贤还真没有想到将水仙村朝集镇的方向发展,所有的集镇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渐渐形成的。
大部分镇子以前都是一些小村庄,随着人口逐渐增多,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最终发展成为集镇。
由于上次朝廷的赏赐,水仙村的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村里也有了几项产业,村民们养鸭养猪将逐渐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