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燕军的事务,由郭嘉全全处理。
夜里,郭图找到郭嘉:“奉孝啊。要不,你代表燕军,留下来。”
郭嘉苦笑:“我燕军,无将可用。谁来护送大王回国。”
“这好办。我家大王,准备让高干将军,护送袁氏宗亲,前往燕国。正好,可以与燕王的禁卫,一起撤走。”
“ 这……” 郭嘉有点迟疑,他不放心途中出现变故,若唐军骑兵突袭,高干能应对嘛,他有所怀疑的。
郭图看出问题,介绍高干的才能,还有过往领兵的事,述说的很详细。
总结起来,高干是很靠谱的。领军北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于是,郭嘉答应留在邯郸,顺便安排一万燕军,帮助守城。这样安排,表达一个意思,魏燕两军,还是联合八点。
三日后,高干领着四万魏军、三万燕军,共计七万士卒,护送着刘备,还有袁氏宗亲,一路北撤。他们沿着太行山行军。
所幸,一路人,还算安全,只有少量的唐军骑兵,骚扰过几场。
因为,唐军的骑兵,多数在常山郡、巨鹿郡的平原地带。太行山边上,地形复杂,还有点儿远。唐军只安排,少量的游骑。
当然,走山路,时间有许多。但是,他们不赶时间。只要安全,一切都值得。
联军兵力有限,只守两个重要城池。兵力配置如下:
邺城分派八万士卒,加原郡兵一万、青壮一万。共十万大军。主将汪昭。
邯郸城分派九万士卒,加原郡兵一万,青壮一万。共十一万大军。主将彭安。
唐军主力,先是来到邺城东边。升帐议事,有锦衣卫,汇报联军兵力布置。
薛仁贵率先发言:“邺城离邯郸,只有四十多公里。我军骑兵出动,可切断两城的联系。咱先攻哪里呢。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鲁智深提议:“末将以为,先打邯郸吧。只要活捉袁谭。一切战事,就可结束 。”
“有点难啊。邯郸城池高大,且四周皆有护城河。不好强攻的。”
“额,那就打邺城。”
其余人,说出各自想法,都没有建设性意见。
薛仁贵没有作出决定,而是来到地图前,他思索三百六十秒,然后大笑起来:“咱可以水淹邺城。”
王伯当劝说:“不可哇。此有伤天和。大王不允许咱这样做的。”
“你想差了。本帅的意思,是佯装水淹。用来吓唬邺城守军。”
“薛将军大才。此乃阳谋也。”
说罢,吩咐唐军士卒,前往漳水上游蓄水。
水淹之策实行起来,必须讲究地利、天时。地利已经存在,还需要等暴雨天气。
邺城附近,降分的月份,一般在八月初。所以,唐军还得等待一个多月。
虚度时光,肯定不行。于是,薛仁贵领着唐军主力,围困城池。
唐军不强攻城池,玩起攻心之策。每天派兵,在邺城外边骂战。妄想让守军,出城作战。
邺城内,主将汪昭一头雾水:“唐军搞什么飞机。”
亲信猜测:“一定有阴谋。咱小心吧。”
“本将很疑惑,唐军为什么,不强攻邺城呢。”
“他们不强攻。只能用计呗。”
“额……” 汪昭陷入思考,良久他恍然大悟:“沃日。难道唐军要水淹邺城。”
“不能吧。唐军好名声。没这么丧心病狂吧。”
“防人之心,不可无。咱做过防洪工作吧。”
说罢,守军行动起来。四处搭建高台。
城内的百姓,发现异常,询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