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位姑娘的父亲还是当朝太傅,听起来官似乎不小,以前从电视上看过好像是太子皇帝的老师什么的,具体丁珊珊不怎么了解,只想尽快把这位姑娘送回去。
“孙小姐客气了,我姓李,只是举手之劳,不必言谢,这里离你家应该还有些距离,我还有要事要办,现在已经耽搁不少时间了,你来引路,我先送你回去吧。”
见丁珊珊一派焦急之色,那位孙小姐也没再多说什么,指了她家的方向,丁珊珊便又把她抱起来,运起轻功往前飞掠而去,直到把孙眉儿送到太傅府门口,才转身离去。
因为半路出了这么一个插曲,一再耽搁了时间,丁珊珊心急如焚,更加快速度往皇宫方向赶去,希望李博文一切平安。
这边的事情李博文全然不了解,更不知道自家媳妇惦记他惦记的,竟然三更半夜从驿馆跑出来,到皇宫找他来了。
他因为不在府中长大,有生之年还是第一次踏入皇宫,与他一同前来觐见皇帝的正是宋元帅,杨太师,还有崔浩几人,皇帝见他们的地方,是在御书房中。
几人见到皇帝,一阵见礼过后,他们也算完成此次任务,崔浩便被皇帝准许去忙其他的事务,宋元帅和杨林也一样被皇帝遣退,让他们先行回去。
自此,御书房中只剩下李博文和皇帝二人,还有皇帝身旁一个随侍的太监,这皇帝对李博文倒也是挺放心的,也不怕李博文在情急之下,对他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皇帝与信王爷曾是同窗,年岁相仿,已年近五十,一袭明黄色龙袍加身,他的状态看起来不错,这是李博文见到皇帝以后的第一印象。
皇帝赐了李博文座,没有半丝为难的意思,目光一直落在他身上,要不是确定这就是信王爷的长子,光看李博文的长相,实在难以相信,这是李兆元的孩子,长得真是与他的父母…………一点都不像。
皇帝并未急着问罪,或是如何,倒像一位和蔼的长辈对李博文说道,“真是岁月匆匆,一晃你都这么大了,现在想起当初朕和你爹一起从上书房偷偷逃学的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呢。”
“你的两个弟弟朕倒是见过,你是你爹的长子,却从小不在王府长大,除了你刚出生的时候,朕抱过你以外,还没见过你,本来一路舟车劳顿,是应该让你先休息的。”
“朕急着见你,就让你们尽快进宫了,等晚点再让你回驿馆好好休息,你的两个弟弟还好吧,几年没见,相信那两个小子肯定又长大了不少,今天时间有些紧,就待有空再让他们进宫来吧。”
李博文不太明白皇帝的意思,只能顺着他说,“多谢皇上挂怀,两个弟弟都还好,爹在世时也常提起和皇上从小一起长大的同窗之谊,可惜他已经不在了,皇上有旨,博文自当第一时间进宫面见皇上,并不觉得累。”
李博文现在既是戴罪之身,又是信王府的世子,钦犯不钦犯,臣子不臣子,怎么称呼都不对,既然皇帝有拿他当晚辈看之意,只能比较中肯的自称一声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