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回来,要姥爷去接你吗?”靳长河问。
“不用,我记得路。”
他都多大了,还让大人去接?
俩人走回知青院的路上,贺朝阳羡慕的不得了,说道:“你这也太爽了吧,回来住自己姥姥家,能吃现成的。知青院那边,听说是轮流做饭,我不会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先看看再说。”
满囤生产队一共来了3批知青。算上3个新来的,一共12个人。
老知青里,以本省知青安栋梁为首,主要是安知青少年老成,看着就成熟稳重,大家也就习惯了让他来操持知青院的事儿。他是第一批知青,69年来的,在这儿已经待了4年。
赵立诚和贺朝阳进来的时候,大家已经在院子里坐好了。中间一个小桌子,周围一圈小板凳。
“抱歉,让大家等我。”赵立诚说着话,把肉酱放到中间的小桌上,接着说道:“这是我姥姥做的肉酱,给大家加个菜,别嫌弃。”
安知青招呼道:“都别客气,快坐。这可是好东西,咱们都多久没吃过肉了?多谢多谢!”
等到赵立诚和贺朝阳坐下,他接着说道:“咱们知青院也没啥好东西,就是大家聚一聚,热闹热闹。也互相认识一下,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聊天的气氛还是不错的。
新知青到的第二天,不用上工,可以在村里熟悉一下情况,补充生活必需品。
赵立诚先是跟着孟玖去学校转了一圈,旁听了一节课,看着一群小萝卜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小脸黑乎乎的,坐在土坯房里,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学的认真极了。
孟玖问他:“哥,要不要来上一堂课?”
赵立诚蠢蠢欲动:“我试试?”
“你来。”孟玖跟孩子们介绍道:“这位赵立诚同志,是来自吉省春市的知青,昨天刚到咱们这儿来插队,他学历比我高,让他来给大家上一堂课吧。大家欢迎。”
小朋友们啪啪鼓掌。他们对于长得白白净净、穿的干净体面、说话温柔和气的人,有天然的好感,甚至有点敬畏感。
毕竟,面对粗鲁的人,他们可以跟着一起粗鲁,甚至对骂对打,毫不露怯;面对温柔和气的人,却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有点自卑。他们会不自觉的改变自己,向对方靠拢。
赵立诚有点孩子王的潜质,孩子们很喜欢听他说话。
不错!等到冬天她不爱早起的时候,可以请赵立诚来帮她代课。
中午放学回家,孟玖带着他在村里逛了一圈,向村里人介绍了这位三表哥的存在,也让三表哥认识了一大批爷爷奶奶叔叔大伯兄弟姐妹,以后见面好打招呼。
他毕竟不是单纯的外来知青,要是见了面和村里人不打招呼,对他的名声不好。
年龄稍微大点的人对靳美云都有印象,当年靳长河背着她半夜敲门买东西,谁家的狗不跟着汪汪两声呢?
知道这是她的孩子,大家都表现得挺热情。
孟玖跟他说:“你要是一时记不住这么多人,也不要紧。就随便聊聊,含糊过去就好。过段时间就能认全了。”
“放心,难不住你哥。”
回到家吃过午饭,下午,孟玖继续去学校,赵立诚就在家里休息了。他实在是什么都不缺,姥爷姥姥准备的很齐全。
贺朝阳也不缺东西,他跑到部队去找他小叔,可是贺小叔出任务去了,人不在。他只好回来了。
孟心语先是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下午才在村子里转了转,熟悉一下环境,又和村里的小孩子打听了一下孟铁柱的家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