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说,国家没有的规定,单位就不能规定了。再一个,如果大家都墨守常规的话,那还怎么搞改革呢?还怎么搞创新呢?”
“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家就允许特区先行先试。那改到现在了,改革怎么深化?领导划的这个线,就是一个创新。”
“所以我的意见,不一定要从上级的文件出发,来解释领导的年龄线。而是要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论述领导这个划线的现实意义。”
“如果不这样做,年轻干部,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呢?你我这样的小干事,还要熬多少年才能出人头地?”
这倒是一个特殊的角度。
鲍春来这样一说,给了司马亮一个强烈的提示。也许长期从事人事工作,倒把自己给限制住了,时时刻刻都想着上级有没有这样的规定?
就没有想到,单位领导也可以做规定。那就按鲍春来说的角度,去阐述去解释。
而且鲍春来还提供了一个观点,不这样做,年轻人就上不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划的线,也就好理解了,起码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为年轻人让路。
被切下去的人有意见,但年轻干部却感激不尽,如果这样写的话,就不用考虑对领导干部的个人评价了。反正是大儿化之,大家都能接受。
即便是被切的人不能接受,但得利的人,确是衷心感激的。这样,正面负面的情绪一对冲,天下也就太平了。
司马亮豁然开朗。
紧紧握住鲍春来的手,“紧跟领导的人,就是不一样,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我就按照你的思路往下写。”
尽管有了思路,但是真正写起来,司马亮还是感到了有些问题。这个年龄线,为什么跟国家的规定,差距是三年而不是五年?
如果要年轻化的话,五年八年,不是更能体现年轻化吗?
特别是,真正要下结论的时候,仔细算帐,真正按照这个年龄线切下来,现在的部门经理之中,绝大部分都要被切掉。
跟原来想的不一样!
自己原来想到的核心部门、核心经理,只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小部分。现在静下心来仔细算一下,真的以这个年龄划线的话,那被切下来的就占现有部门经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了。
这得有多么大的动静啊!
虽然说是切一刀,但切到谁头上,谁都不乐意。你有大道理他有小道理。
你说要干部年轻化,他说那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为什么不往前提,而要往后推呢?
一下牵扯到这么多人,确确实实是不大好交代的。联想到自己被事实上的软禁,神秘的会所,神秘的环境,霸道的要求,司马亮觉得事情不简单!
在上级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单位搞出这么一个土政策来,要顺利实施,要人心服口服,最起码作为执笔者来说,他还不能有效地说服自己。
其实,牛总只是大概地说了一个年龄线,但究竟如何切?涉及到谁?多大的面?并没有具体的说法。如果他就此大做文章的话,很有可能给领导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司马亮又陷入艰难的选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