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后的华夏人造的舟车,我们叫它‘高铁’,路程及时从您老家到京城赶考这段路,坐上它只需要三个时辰!”
这里说的三个时辰,也就是现代的六个小时。
听到只需要三个时辰,宋先生如何不惊讶,要知道他六上京城,每次要花费五个月时间。
现在竟然三个时辰就够了,这对比,真的是让人难以相信,难以理解。
“这还不算快的,你再看看!”李信笑着说道。
自豪的带着带宋先生看下去,这一次看的是飞机。
如果乘坐飞机,刚才的路程只需要一个多时辰就行。
“这是腾云驾雾啊!”宋先生看着天上飞的飞机,忍不住赞叹道,真的是刷新了他的世界观。
“这还算不上腾云驾雾,我带你看看真正的腾云驾雾!”
说完,就待着宋先生看到了火箭发射。
火箭可以将月球车带到月亮上面,甚至人都可以登月了。
听到月亮,宋先生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嫦娥,毕竟这个故事从上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
那可是嫦娥住的地方,大家也只能是仰望的看看,没想到三百年后,竟然可以到月球上面去了。
“说出来您别失望,月球上面没有嫦娥!”
而去到月球上面,是为了带回上面的土壤进行研究。
听道这话,宋先生也只有感动。
古时候有屈原《问天》,现在有后世登月问天,岂不壮哉!妙哉!
“我们现在不光能上天还能入海!”李信笑着说道。
带着宋先生观看了潜艇,以及深潜器,能够直达海底万米的深度。
上天入海,巧手夺天工。
“三百多年后的‘天工开物’真的是了不起啊!”宋应星感慨道。
“宋先生,您还想看点什么?”李信询问道。
“我还想看看三百多年后的‘乃粒’。”
听到这话,自然是在李信的预料之中。
民以食为天,饱和暖才是老百姓第一需求。
“请!”
李信带着宋先生朝着他要看的‘乃粒’而去。
‘乃粒’也就是五谷。
跟着李信的步伐而去,一边的帷幕也是缓缓的升起。
宋应星就看到了一亩亩的稻田。
看到那稻子,宋应星就忍不住快步的走了过去。
他要看看现现在的稻子比以前是否更好,是不是可以产的更多。
他自然是希望后世的稻子可以亩产更多,这样百姓就不愁吃了。
在参观稻田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个在田间上空飞行的东西,还在喷上着水一样。
自然是引起宋应星的好奇询问。
“这叫做无人机!专门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的机器!”李信回答道。
听到‘无人’,宋先生自然是好奇没有人的话那如何能够撒。
李信也就解释起来,只是这解释,想要让三百年前的人理解,还是太困难了。
李信只能是大致的解释一下,然后说了一下,要是完全说明白,都够再写一部《天工开物》。
听到这话,宋应星也就不强求了,确实有些东西他无法理解,就好比之前说的‘高铁’、‘飞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