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万确,燕王哙让相国子之代行王权,推行改革却招致大乱,齐宣王趁机发兵攻破了燕国,大王,我楚国不可不慎啊!”
上官大夫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那意思很明显,就是让楚王停止改革,否则楚王就可能是下个燕王哙。
涉及到自身安全问题,楚王自然是比较注重。
又是当了大王这么多年,楚王如何不明白上官大夫的意思,意思是楚国推行的改革也让那些贵族不满了。
不过上官大夫很聪明,自然不会说是对大王的不满,而是说对屈原的不满。
楚王听到对屈原不满,自然是要问清楚。
那上官大夫本来就和屈原不对付,这时候说出这话,自然就是要给楚王上眼药,诉说起屈原的不好。
谁让屈原成为了大王的宠臣,上官大夫自然是非常的嫉恨。
“大王让屈原制定新法,他逢人便说,除了他屈原没有人能够起草得了,这不明明和大王争功吗!”
上官大夫也是聪明人,之前也是说过屈原的坏话,但是每当说坏话,就被大王给打断。
而且还被斥责,显然是要袒护屈原,那么上官大夫自然就不会继续说下去。
这一次又是一个机会,因为燕王哙被杀了。
加上之前一直说着屈原的坏话,还是有作用的,时间积累下来,总会有负合反应。
但上官大夫也怕,这一次大王会辩驳,就等着看大王的反应。
而这一次大王的反应却不一样,一脸的若有所思,甚至能看出不喜来。
这对于向来喜怒不露声色的人来说,是很难见到的。
上官大夫也就知道机会来了。
“屈原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遇到贵族有意见,他又把责任推给了大王,像这种揽功推过必然招到大家的不满!”
“大王啊,如果贵族因为怨恨屈原,转而怨恨大王,那,那我楚国危矣!”
上官大夫虽然说的是楚国危矣,其实说的是楚王危矣。
楚王以前是信任屈原的,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对于死亡自然也是越来越在乎,加上屈原试行改革得罪了不少贵族。
在这期间自然不只是上官大夫说屈原的坏话,不少贵族和大臣自然也会说,毕竟他们的利益被损害了。
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出,楚王自然是要询问一下上官大夫,现在应该怎么办。
上官大夫等的就是楚王这句话,他想要迫害屈原已经等很久了。
“当下局势,对内,屈原招致贵族不满,应当疏远屈原团结贵族;对外,齐国灭了燕国招致诸侯不满,不能再与齐国联盟,而应该交好秦国!”
上官大夫侃侃而谈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想法在后世人看来,是彻彻底底的错误言论,是谗言,如果这样楚国将一败涂地。
和秦国交好,那就是与虎谋皮,和其他诸侯疏远,岂不知唇寒齿亡的道理。
只是在那个时候,楚王看不到,只能看到眼前,加上现在贵族的抵制,楚王也就同意了上官大夫的话。
“那就叫屈原不要再做左徒了,还是做他的三闾大夫吧!”
楚王有些犹豫,最后还是下了决心,撤掉了屈原的职位。
听到这话,上官大夫喜笑颜开。
立马跪在地上高呼:“大王英明啊!”
等到楚国灭亡,楚王是否会后悔今天的决定?!
那边的剧场到了这里也就结束,舞台帷幕落了下来,观众又转到了老年屈原和李信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