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绝境中,周文王没有放弃,而是潜心推演伏羲留下的天地大道,将自己对天下局势的分析加以其中,完成了《易经》。
到了春秋末年,孔子学《易》传《易》,其实是对《易经》思想体系进行了一次哲学的转化。
之所以说是转化,是因为孔子早年对这种占卜算卦是瞧不起的。
孔子之前就说过,没有智慧德行的人才会去占卜算卦,他看《易经》和别人是同途而殊归,走的好像是一条路,但是归去是不一样的。
孔子其实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易经》从更多的关注天象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内心之间的关系。
在教授弟子的过程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他的后世弟子们,总结为大家现在看到的《易传》。
正是因为《易传》的出现,促使《周易》从占卜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占卜巫术转化为探讨伦理教化功能。
《易传》其实代表着先秦时代华夏人哲学思维的最高境界,它站在人文的角度上,对此前的《易经》进行了一种提升性转化。
因此我们现在人如果仅仅从占卜算卦的角度去理解《易经》这是片面的,我们应该更全面的阅读《易经》,关注其中的哲学思想。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晚年回到了鲁国,在杏坛讲学。
之前观众席位上的灯光全部都熄灭,中央舞台亮了起来。
人们都是追逐光明的存在,哪里有光明自然是看向了哪里。
大家就看到一群古代人,行走在着。
最前面也是站着一人,似乎都是读书人。
在古代对于礼仪是非常看重的,特别是读书人,两方会面自然是先行礼。
“夫子今日杏坛讲学,诸位前来听学的弟子,有志于学否?”那人开口询问道。
而这人自然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面对与这样的询问,大家自然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有志于学!”
毕竟都来听课了,要是不愿意学,就不过来了。
那时候的交通可不便利,能来杏坛说不定都花费了几个时辰,甚至更久。
“汝等愿为君子否?”子贡再次发问。
“愿为君子!”
“好!随我入杏坛!”听到大家的回答,子贡还是很满意的,至少表面上大家都不愿意学,就是非常不错的。
随着子贡的话,又一帷幕打开,就看到孔子俯于桌案前看着书。
子贡带着大家向着孔子恭敬的走去,李信这时候也是跟在了众人的身后。
“拜见夫子!”大家齐齐向着孔子行礼。
在古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中看出对于师者长者的尊重。
孔子对于这些弟子,自然也是勉励一番。
“诸位既然入杏坛,当勉力为学,学为君子!”
对于孔子的话,大家自然是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