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条件艰苦,这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到底有多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当初徐建国和许多多两人,坐着火车,又几经周转,终于见到来接他们两口子的老崔。
老崔已经五十多岁了,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看天气那是很有一手,毕竟从小跟在长辈身边,知道的都是经验之谈。
老崔接到人,连声招呼都没顾得上打,就一路不停地甩着牛鞭,匆忙赶路。
许多多和徐建国坐在牛车上,颠的都快吐了,紧紧地抓着车框两边,不然就得掉下去。
提起牛车,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慢。可谁知道它跑起来的时候,也会快的让人追不上。
刚见面,两人就被老崔来了个“下马威”。两人即使不满,但也不敢随意开口。毕竟不了解情况,别到时候有理变得没理,再结了仇。
三人一路紧赶慢赶,刚到大西北场部,没多久外面天气就变了。大白天就转眼变得黑压压的。
许多多和徐建国一路上的识时务,倒是让老崔对他们很有好感。这时安全已有保障,老崔的神色也缓和不少。
气氛不那么紧张,两人才敢搭话。徐建国试探的问了一句:“老同志,天色这么暗,是要下雨吗?”
谁知赶车老崔“嗤”的一声笑,张嘴就说:“下雨?想什么美事呢!这是赶上老黄毛风啦!”
两口子虽然此刻不清楚什么是老黄毛风,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什么。外面的风沙打在门窗上咔嚓作响。
许多多在那里庆幸:“幸好咱们回来的快,不然可怎么办?不得被沙子活埋了?”
转身朝着老崔竖起大拇指:“老同志,您是这个!”
老崔这时脸上也有了笑容:“赶车有二十多年了,从会走就跟在饿(我)爷爷身边。望天看天气,那是手把手的教的饿(我)。”
徐建国也过来接话:“老崔大哥,这就是你说的老黄毛风吧?”
老崔点了点头:“对,我们都习惯这么叫。不过,你们也叫沙尘暴。那沙子打在脸上是生疼啊!”
许多多和徐建国当天夜里,就在场部凑合着跟人挤了一晚。
第二天,两口子就开始跟着有经验的工友们背着窝头、咸菜和水,起早贪黑在沙漠里栽树。
李国庆做为第三小队的队长,带着新来的两人熟悉工作。一边走,一边讲解:“在沙漠中种树,并不简单。”
“植树造林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3年、5年甚至10年,才能看出成果。”
“要想形成大片的树林,就得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咱们的工作,短时间是出不了成绩的。必须把心态放平,踏踏实实干起来才行!”
第一天干活,李国庆就给新人做起了思想工作。“咱们这是为祖国做贡献,造福子孙后代!”
被迫灌了一碗心灵鸡汤的两口子,只能表示他们就是拥有这样高尚的情操。不然怎么会亲手写血书,放弃城里优厚的生活条件来这里?
李国庆面上佩服。至于事实如何,这就不需要追究了!
花花轿子人人抬,两口子也礼尚往来的夸了夸众人。一时间大家的关系,明显变得亲近一些。
过了二十来天,徐建国两口子熟悉工作后,就开始拎着铁锹,提着水桶,扛着树苗,顶着烈日在沙漠里种树。
当时城市里都有吃不饱饭的,更何况是大西北。许多多和徐建国刚来,只能指望着场部里的那点东西。肚子就没有一天不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