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哒也不怂,说道“噶哒不怕死。噶哒誓死扞卫朝廷的利益。”
小丫头笑了,“你为了这些东西想和我死磕到底?”
噶哒没有办法,对小丫头说“夫人,请恕我无理了,我不能听你的。”
小丫头拿出十三爷的腰牌,对准他“当初,是谁提拔你当总督的。你想恩将仇报吗?”
噶哒看见了腰牌,心说“今天这件事,该不会是十三爷叫这个女人办的吧。算了,我还是先听她的。过后在想想怎么办。”
噶哒看着腰牌,冲腰牌一拱手,他转过身出去了。
就这样,噶哒的人处理了尸体。小丫头拿走了宝藏,带着苏阳和所有的丐帮的人都消失了。
过后,噶哒和知府凑在一起商量,噶哒说自己好像被骗了,让知府给皇帝上折子,问问皇上有没有让十三爷做这些事情。
皇上对于小丫头的做法很是震怒,再怎么着,王静臣一家老小也有五百口人,说杀就杀了。最主要的是还把帽子扣在了十三弟头上。摆明了这是要造反吗。
皇上让李卫在江苏过去,配合弘历办案。
弘历到了永和县,仔细的勘察了所有的出事地点,详细听说了过程。
七日后,李卫赶到了。
噶哒想了很久,还是把王静臣所有的犯罪证据都拿了出来,都交给了弘历和李卫。
两个人看着这厚厚的白纸,从知府察言观色和躲躲闪闪的眼神里,知道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弘历说“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捉住那个拿着十三叔腰牌杀人的女人,没想到却看到了,拿着十三叔腰牌的女人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李卫说“四阿哥,虽然白发女子行侠仗义,但是王静臣一家所犯罪行,都应该由朝廷处置。她妄自处决,五百口人,多多少少太过心狠手辣了。这里边是有很多坏人,肯定也有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是怎么样的恨,能使她对老人和孩子下此毒手。”
噶哒也在场,他说道“他家有老人孩子,谁家没有老人孩子。他王静臣家从来都没有把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当人看,说杀就杀,谁为老百姓家的老人孩子讨回公道。下官认为,我们一家死有余辜。下官知道说这话不妥当。可是,谁又能可怜惨死在他家的老人孩子。”
噶哒说这些话太过激动。弘历和李卫想想被王静臣害死的人,看着这厚厚的白纸,这是多少血债。他们一家死的还真不那么让人心生怜悯。
弘历问道“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情,听说,王静臣家财无数,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噶哒也不隐瞒,说“是那个女人都弄走了。本来,下官让她把银子留下,已做朝廷的赈灾银两。可是,她拿出了十三爷的腰牌,下官只好放行。不过,下官派人暗中追查,他们携带着大量的金银往北去了。好像是朝着京城方向去的。具体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因为,下官的人在追踪到河南鹤壁那里就跟丢了。”
李卫想了一下,说“从永和县到河南鹤壁是直线,通往北京城的方向。”
弘历说“总督大人,你再多派些人手,在鹤壁一带多多打听,一定要查出他们的去向。”
噶哒领旨。
弘历和李卫两个人私底下去大街上查访民情。
他们发现,百姓们对小丫头这次屠杀王静臣一家很是赞同,很感激他们的样子。
两个人心中明白,这是王静臣一家作恶多端的缘故。
他们二人在噶哒的协助下,找出了永和县所有的贪官污吏,弘历当即把他们罢官免职,押入大牢,等待皇帝的旨意。
弘历回到了京城,把噶哒交给他的白纸给皇上看“皇阿玛,白发女子之所以狠心将王静臣一家五百口人全部杀害,和这些东西有关。儿臣和李卫走访了永和县好多天,他们很感激那个白发女子。儿臣也想虽然白发女子做事手段过于毒辣,却也大快人心。儿臣以为,皇阿玛应该对白衣女子从轻发落。”
皇上看着这些白纸,却说“写字的人文采不错,字也写的很好,不知道还在没在永和县,在的话,永和县的县令他肯定能胜任。”
弘历赶紧说“过后,儿臣叫人去查。”
皇上又说“你口口声声的说白发女子,白发女子,你真不知道白发女子是谁?”
弘历赶紧回答“儿臣猜测是她,但是没有证据,所以只能以白发女子相称。”
皇上心说“我本想探探他对小丫头死心了吗,现在看来,就是不死心也没有感觉了。”
弘历借着回话“王静臣家大量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已经落入白发女子手里。噶哒说,这些金银珠宝在河南鹤壁不知去向。皇阿玛可多叫人去查。”
皇上说“这个白发女子,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她拿走的东西,很难找回。”
弘历听说皇阿玛这样评价小丫头,心中不悦。心说“不知道皇阿玛从哪里看出来小丫头为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了。”
皇上看见他咬了一下后槽牙,心中好笑,“这小子还没有死心。”
弘历眼珠子一转,说“皇阿玛,儿臣想亲自去查那些金银珠宝的下落。”
弘历说话小心翼翼,皇上都明白,心说“你还跟我打这心思,这次去了一趟云南,没有看见人,心里闹得慌吧。”
皇上没有准,只是对他说“你叫人把你十三叔叫来,然后你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