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11日。
麦克阿瑟是突然被杜鲁门解职的吗?可能并不是。
4月11日,杜鲁门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李奇微升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也在同一天,范佛里特被任命为第8集团军司令,接替李奇微,4月14日上任。范佛里特这个接替人选,是李奇微在圈定的几个美军现役中将里面,经过挑选之后向参联会提出的建议,而不是他在官样文章里写的“事情是这样地突然,这样地不可抗拒,而且,还这样毫无必要地以粗鲁的罢免方式来公然伤害将军的自尊心……”。
真相只有一个:当第四次战役打响,联合国军止住溃退的颓势,开始收复失地时,这时候麦克阿瑟的官位就岌岌可危了。当李奇微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一步一步地继续往北进军,虽然没有大量歼灭志愿军或人民军,但一直在前进,4月份三八线在望的时候,华盛顿就觉得有足够的理由把麦克阿瑟搞下去,把战绩确实不错的李奇微抬到联合国军司令的位置。杜鲁门要换帅的念头不但早就有,而且可能提前向李奇微透漏了他的这个想法,所以李奇微有时间考虑他升官以后,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人选应该是谁。
可能只有麦克阿瑟一个人蒙在鼓里,4月11日突然被解除职务,告老还乡。这其实也说不准,可能麦克阿瑟凭自己几十年的官场直觉,也预感到自己联合国军司令要当到头了,所以在最后几个月更加疯狂地哔哔这哔哔那,将所有的失败归咎于美国政府对他的限制,以便在公众眼里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我被杜鲁门解职不是因为打仗糗得一塌糊涂,而是政见不合。把水搅浑,就没人关注“麦克阿瑟其实不会打仗”的真相,并且国内死硬反苏的鹰派会极力包装麦克阿瑟,让他有极好的晚年声誉。
在联合国军任上的最后两个月,麦克阿瑟一直鼓吹扩大战争,认为朝鲜战争不只发生在朝鲜半岛,朝鲜身后的中国和苏联才是问题的关键。
麦克阿瑟认为南朝鲜军不堪一击,认为与中GONG作战过十几年的国军比南朝鲜军更有用处(看来他真没关注过解放战争),擅自发表声明,邀请台湾参加朝鲜的战事。在台湾窝着的常凯申委员长积极响应,发言人隔空告诉麦克阿瑟,我这里三万部队已经就位,只要你来接到朝鲜就可以开打,但作为交换条件,麻烦能不能再给我4条驱逐舰,澎湖集结的解放军部队对台湾岛威胁太大啦。
麦克阿瑟还继续要求轰炸鸭绿江对岸,甚至提出……轰炸大连,把已成为志愿军主要军械生产地的大连建新公司炸掉。从1950年底开始他就一直是这个观点,隔个把月就重谈一次。
1951年3月,麦克阿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干脆建议杜鲁门使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为什么呢?他觉得苏联的原子弹还没部署到远东,只要美国先用原子弹,苏联驻中国的部队一时也无法反击。而且苏联未必会以与美国互扔核武器的方式来支持朝鲜与中国。
国防部长马歇尔最先无法忍受麦克阿瑟的言论。
“麦克阿瑟违反了总统签发的‘任何人未经容许不得公开发表有关外交政策的声明’之训令。”和布雷德利的小会上,马歇尔觉得自己不能不说这件事。“麦克阿瑟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公然违抗,也是挑战和蔑视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威。此外,更严重的错误在于,麦克阿瑟是在向政体进行挑战。以军事将领的身份干涉美国的外交政策,而忘记了应该由文官政府领导军队。”
“我完全相信这位将军的桀骜不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而且根本不尊重杜鲁门的意见。”布雷德利附和马歇尔的看法。
在准备给杜鲁门的报告的同时,马歇尔又直接给李奇微发了封电报,拐弯抹角地让他留意一下第8集团军的继任将领人选。
1951年4月6日,杜鲁门召集国务卿杜勒斯、国防部长马歇尔、参联主席布雷德利开会,会上马歇尔和布雷德利都主张马上开掉麦克阿瑟,杜勒斯也表示麦克阿瑟太难管。
美国东部时间4月10日,杜鲁门让美国陆军部长佩斯把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手谕亲手交给在东京的麦克阿瑟。但佩斯走得慢了一点,还在路上的时候,麦克阿瑟被开除的消息已经登上了《芝加哥论坛报》的头条。
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很可能是仅有的一次)总统与大将之争,就此落下帷幕。
……
北京。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西点军校出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结束后的几年他没有什么正经的军职,期间甚至当过橄榄球教练,执教佛罗里达鳄鱼队。美国参加二战后,他任美步4师第8步兵团团长,军衔上校,从1941年当到1944年,他的职务和军衔都没有升迁。范佛里特得不到升迁的原因很莫名其妙:他的名字与美军中另一个酗酒成性、屡次违反纪律的军官相似,因此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一看到升迁名单上有这个名字就把它划掉。直到艾森豪威尔感到奇怪,问马歇尔为什么不晋升范佛里特,两人一交流,这才解除误会。”
杜鲁门解除麦克阿瑟职务、李奇微就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新闻几乎在24小时内就传遍了世界,在总参情报部和苏联的协助之下,范佛里特调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情报也很快被中国获取了。这个新任的第8集团军指挥官来历如何?能不能打?是比李奇微更厉害,还是比李奇微差点儿?
唐华将一张范佛里特的照片钉在黑板上,和李奇微的照片并列。照片是1945年拍摄的,当时范佛里特在巴顿麾下任第3军军长,攻占一个德国城市举行入城仪式时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