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就到了1993年的夏天,房子施工进度过半。
这天,奶奶带了些吃的来慰问施工队,快3岁的小秦立站在两层高的半成品房子前,老成在在地仰着脑袋,陷入深思。
上一世,秦立觉得自己是穷人家的小孩,其实是有原因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他的这种贫穷感,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对比。
那时,爷爷给秦志国还完债后,手头紧巴巴地,买下这块宅基地就没多少余钱了。
于是只能在后续的环节上省。这一片住宅区,全是五层自建房,唯独他们家只建了四层。
秦立还记得他们家鸡立鹤群的模样,左右两栋房子都比他们家高一层,生生组合成了一个“凹”字。
他们家的装修也更“朴实”。别人家都用上了光滑的瓷砖,屋子里里外外看起来都高档又整洁。他们家只有住人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铺了廉价的地砖,第一层和第四层索性保留了粗糙的水泥地面和墙壁,问就是复古风。
1990年到2005年这一段时期,按理说治安并不算太好——对比如今,而秦家所在的这片住宅区是开放式社区,没有围墙,没有保安,任何人和车都可以进来,大家却活成了“户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模样,很多人家的门时常敞开着,秦立没少直接蹿进邻居家里找小伙伴玩。
去了邻居家,再回到自己家,秦立对自家的经济状况就有了几分逼数。
这一世,爷爷和奶奶依旧决定房子盖四层。
倒是不缺钱,可他们家常驻人口就三人,跟风建个五层,谁住?
拾掇起来还麻烦。
秦立对此并无意见。
上一世他知道自家房子没邻居家好,但他兴许天生心大,并不因此自卑。
邻居小伙伴也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
相反,街坊邻里知道他们家情况特殊,两个老人家带一个小孩,各方面都挺照顾他们。
秦立现在在琢磨的是另一个问题。
严兰珍那边,到目前为止,他算是尽力了。
可爷爷、奶奶、他,以及这座老房子,未来将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秦志国和另一个人的命运。
上一世,祖孙三人在2005年离开永镇回到陵城,秦立认为这是悲剧的开始。
爷爷奶奶晚年凄凉。
秦志国带着二婚妻子,也就是那位年轻貌美的小嫩模、秦立的后妈,回到陵城。不到一年,小嫩模遭到秦志国牵连,被秦志国生意场上的对手误杀,刚怀孕三个月的她一尸两命。
她是死后才被发现当时怀着孕的。
秦志国和奶奶都因这次事件大受打击。
秦立和这位后妈没有半毛钱感情,和她肚子里那个没出生的小生命就更没有了。
他只是惋惜。
大好年华,干点啥不好,怎么就想不开被秦志国忽悠来这里呢?
秦立则在那一年试图自杀,未遂。
为什么会有自杀的想法,秦立自己无法完全说清楚。
硬要找原因,也许有很多原因,又也许每一个原因都不是主要原因。
那一年,爷爷奶奶先把他送到了陵城,让秦志国照顾他,两位老人家则留在永镇处理房子。
而秦志国根本不怎么管他,那位年轻的后妈更不会管他,在家里碰面,招呼都不会跟他打一个。
他住在自己家,却像个透明人。
在学校,秦立作为转学生,成绩优异,但说不好陵城本地话,那时他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开口就带着永镇那种乡下地方的口音。
别人好奇问他,你是哪的人,秦立回答,我户口是陵城的,往往引来别人更怪异的目光。
他遭受了一年的校园冷暴力。
始终无法融入班级,交不到朋友。由于总被嘲笑口音,使得他更不愿意开口,又进一步被一些充满恶意的同学在背后说他装逼。
后来,看到电影《绿皮书》里的那句:I am not white enough, not black enough and even not man enough,秦立才一下子找到了合适的措辞去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才明白他对陵城的复杂感情。
不是他不愿意把陵城当做故乡。
是陵城无法真正容纳他。
那段时间,严兰珍在干什么?
在昏天黑地地忙着上班赚钱。
她刚经历失业不久,找到新工作,一刻不敢放松。
以至于,秦立好不容易回到陵城,她一个月也没空见秦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