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科一遍一遍咀嚼老师的话,反省自己的行为,受益良多。
一直以来,他只顾低头做事,用勤奋弥补年少无知的短板,用努力学来弥补见识的不足。
甚至,唐科还巧用家传的风水八卦,阴阳数术来规避专业短板。
所有因素的集合,让他无往而不利。
那是在投机性很强的助贷行业!
换在制造行业,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储能电源生产、销售,过去的那一套似乎不是很管用,必须有真东西才行。
还有资本投资,运气是不足持的。
张艺的团队在评估一个投资项目时,往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从各方面取得客观的数据,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他们本身的资源,在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整个过程,既有专业知识的铺垫,又有思维认知的作用。
人脉、运气和投机的因素,几乎不存在。即使偶尔有之,它们也只是辅助作用,并不能成为事业的核心。
当然,一切看似有迹可循的流程,还有客观冰冷的数据,表现出来的是专业,而隐藏在背后的是高阶的思维意识和认知。
有人看到调查报告,可能看到的也就是报告,而有人看到同样的一份报告,却能够看到巨大的商机和利益。
那就是认知的不同!
张艺提醒唐科的初衷,正是基于此。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唐科思考半宿,终于把基本思路理清楚,而他的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某些事,换个角度看就不一样。
他曾经以为,储能电源就是研发、采购、生产、品控、销售一条龙服务,只要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就能赚到钱。
事实上,站在资本的角度,每个行业的发展逻辑是一样的,其中都是流动的资本效应。所有明面看到的流程不是最核心东西,它们只是实现的过程。
最核心的,还是商业逻辑。
在资本面前,无所谓标的是什么,关键在于它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传统的咖啡可以投资。
微利的电子生产贸易行业也可以投资。
高科技的产品照样可以投资。
……
在张艺的操盘项目中,似乎一切皆可投资,但是人家也不是盲目投资。
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每一个可行性项目的背后,都是商业逻辑在支撑,都是融资者和投资者认知的趋同与融合,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合作项目。
诸多事务,看起来复杂。
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于认知问题。
唐科明白,这应该是老师教育自己的第一课,好在他虽然驽钝,当时没有思考明白,可是并没有把它当耳边风。
思考了大半夜,才算有所明白,也不算辜负张艺的苦心。
“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啊!看来,我想要进入张老师的圈子,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唐科自言自语的说着,走出书房,发现沙发上的何彤彤已经睡着,手机掉在一边儿黑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