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会儿功夫,最忧心的就是赵淑妃了。
自己儿子不在京中,若陛下真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那东宫太子登基就是名正言顺之事。
若太子顺利登基了,等到晋王魏王再回京,那就只能俯首称臣。
到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晋王魏王若再有动作,便就是谋逆犯上。成了不光彩,输了,就一败涂地。
眼下情况如此不妙,赵淑妃难免焦虑。
玉德妃自然也是同样的情况,但比起赵淑妃来,她要略好些。
左右,就算是太子登基,她儿子当不成皇帝,那赵淑妃儿子也当不成啊,虽心有遗憾,但却又没那么大的遗憾。
何况,就算日后三王相争,她儿子能敌得过太子,也敌不过晋王。
她的魏王虽也极,可另外两个一个是中宫嫡子,生来便占尽身份的优势。另一个,则有权有势,虽出身比太子差些,但靠他自己的本事,也在朝中谋得了一席之地。
相比起来,她的魏王就要逊色很多了。
有时候,玉德妃会不甘心。但有时候又觉得,争那么多做什么呢?她儿子又何必趟进那浑水中,一辈子做个自由自在的王爷不好吗?
这样一想,玉德妃就又无所谓了。
这会儿本能附和着赵淑妃说了这句后,玉德妃也不再多言。只默默垂首静候一处,不管一会儿天子怎么打发她,她都接受。
赵淑妃见玉德妃只说了一句便不说了,不免朝她看了眼。
而此刻的萧启年,却听不进去别人的任何话。哪怕赵淑妃软着撒娇了,他也丝毫未往心中过。
只仍是那句话:“你们都下去,无需这么多人杵这儿碍眼。都听明白没?同样的话,朕不想说第三遍。”
赵淑妃被当众落了面子,脸色忽青忽白,十分的难看。
玉德妃倒无所谓,立刻就蹲身应了声是。她领了头后,底下的妃嫔们也都纷纷应是。
赵淑妃无奈,只能也应是退下。
最后,只唯独皇后一人继续留在了龙榻前。
萧启年没连皇后也赶走的原因是,他和凤阳的关系,皇后是从头到尾都知晓的。所以,待会儿即便凤阳来了,萧启年也无畏皇后仍在这儿。
这会儿殿内只夫妻二人在后,李皇后仍苦口婆心劝他:“陛下,一会儿贤妃妹妹就来了,您还是把药喝了吧。您也想同贤妃妹妹长长久久是不是?只有喝了药,养好了身子,这样才能长久下去。”
因一会儿能见到朝思暮想的人了,萧启年气也顺了些,也愿意把皇后的话听进心里去了。
“朕喝。”他说。
李皇后见状,立刻命人再去煎药。
这边,又继续安抚着天子,道:“陛下不必忧心,太医说了,您这是为国事累着了。只要好好将养着,调理个十天半月的,就能渐渐好起来。”
自己的身子自己心里多少还是有数的,不过短短两三个月时间,他竟就成了这样,若说其中没有蹊跷,他也是不信的。
可又是怎样的蹊跷,那么的厉害,竟连宫里的太医都看不出原因来?
萧启年又不是傻子,他自然也猜出了些蛛丝马迹。
他以一颗真心待她,他以为她也是同样回以真心和热忱的。却没想到,她所有的温柔都是糖衣炮弹,都是假象。
而她自始至终真正想要做的,就是为夫报仇。
如今,她算如愿了。
萧启年很难过,是一种哀莫大于心死般的难过。
可他又很无能为力,若可回头,再重新选择一次的话,他想,他仍会继续选择走那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