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拜见大将军。”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北风萧瑟,回首无晴。
“你们,还要抵抗?”
兵败如山,大厦将倾,去势已定。
双魏摔倒在地,颓然的叹气,面如死灰。
双目仿佛枯木,没有一丝亮光。
铁青色面具发出震人心魄的寒光,将军昂首于高台之上,手持双刀,睥睨败将。
黑甲兵上前押解叛贼,最后一个跪下的是燕王。
陌九径直走向陛下,单膝跪地,双手举过头顶,朗朗道。
“陛下,微臣前来复命。”
烛光摇曳,战事冗长。
武帝年老,早生华发,已沉沉进入梦乡,嘴角带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将虎符放到床头,转身时,听到老人含糊不清的梦呓,“拿回去。”
半侧身,蜡烛照亮她年轻的脸庞,立于龙床前停了一会儿。
武帝翻了个身,正对向墙壁,嘴唇蠕动,“拿回去,魏府就是你的。”
少年微微迟疑,薄唇紧抿。
十七岁的神情写满大漠孤烟的荒凉,挤了挤拳头,伸手去拿虎符,手指触到虎符表面,寒铁红的发烫。
早该放下的,早点交兵于陛下就好了。
可到现在才放下,来不及。
陛下的条件很丰厚,他说要给整个魏府。
趁理智还能控制右手,她抓起虎符紧紧握在手中,强忍生理不适,抱拳道,“微臣告退。”
武帝心满意足,进入梦乡。
是夜,旧的屠戮还没开始就迎来结局,新的屠戮早早在旧的屠戮中酝酿。
手心紧紧攥着虎符,走出长乐宫。
子时已过,万籁俱寂。
伫立于高台之上,俯视空旷大地。
刚刚惊心动魄的冲锋厮杀仿佛还停留在眼前,将士们的呐喊、呻吟、痛哭和消寂,刻骨的感受到敌人的杀意、军士的迟疑、大臣的观望、将领的忧心。
可是都过去了,她握紧虎符,都过去了。
扶栏远眺,黑发垂落,眼神中的痛苦和那晚的黑夜一样浓稠。
望着静静躺在手心的虎符,她默默对自己说:而你注定、一无所有。
那一晚无论个人看来多么重大,改变多少人的命运,改变多少国的国运,写进史册也只短短几页纸。很多很多人甚至一个字都没来得及留下就消失了,极少数人也只寥寥几行概括一生。
不得不再次提到对“突有一人”的猜测,因为很多人猜测是魏青蓝。
猜测是鼎鼎有名的老宰辅的原因,主要还是归咎于魏府子孙难有临危不乱而能掌控大局者。能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头脑清醒抓住关键反击的也只他老宰辅一人。
这里再提一句题外话,近现代史学家对这位执掌三朝的元老大臣,评价颇高。网络上很多关于东祁名臣排行榜,这位大佬排名一向稳居榜首,数一数二。
回到这个猜测本身,它是不准确的。
《将军列传》小传曾记载,魏青蓝安排好一切后就爬上了钟楼,从那儿正好能将整个皇宫收入眼底。约定大事成,朝天燃放三簇火炮为信号。
而当晚,大事未成,他自然没等来火炮。
但是他等来两个不速之客——郑陵、渔阳,两人亲自去钟楼抓捕这位曾名动天下的人物。
见到他们前,其实魏青蓝早知大势已去。
面对结局,他出奇的冷静。
没有捶胸顿足感慨命运不济,也没有自怨自艾悲叹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