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太太没意见。
稳婆是她娘家找的,自然都听陶氏的。
陶氏神情紧张了下。
不知道小王氏知不知道这孩子的内情。
阵痛又开始了,陶氏疼的也顾不得想别的了。
小王氏不慌不忙的洗洗手,摸了摸胎位。
轻松的说。“妹妹,这孩子还得等一会落地。”
“暂且不要用力。”
“你也不用紧张,生的时候配合我就行。”
唐老太太在一边插话,“女大夫,我这孙子才七个月。生下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小王氏笑了,“有苗不怕长,婶子您尽管放心。”
很聪明的避开了月份的问题。
唐老太太这才放下心来。
在一边碎碎念,数落着陶氏。
“老大就留下一个种儿,你说你也不让他在肚子里多待几日。”
“哎!我们唐家也不知做了什么孽了。”
想起唐老大,唐老太太又止不住的悲伤了。
陶氏也神情黯然,自己这个事实在是愧对唐老大,等下辈子自己一定做牛做马的偿还他。
小王氏当然也听说了唐家老大去世了的消息。
安抚着两人。
“婶子,妹妹当家的没了,这心情波动。就影响胎胞。孩儿要出生也属正常。”
“您不必太过焦虑。”
转头又对陶氏说。
“这生孩子更要用全力,妹妹,你可得收敛心神,可不能中途卸了劲儿了。”
“大人孩子就都为危险了。”
陶氏点头。
正巧陶老太太领着陶大嫂进了屋。
几步奔到床前,“闺女,可有事?”
陶氏摇头,“娘,还没到时辰呢。”
刚刚陶老太太进屋一看不是王姑姑吓了一跳。
素珍做下的事儿岂不要败露?
定了定神问陶氏,“这位是……”
陶氏忙介绍,“娘,这是王姑姑的儿媳妇。”
“哦,哦!”陶老太太才想起来。
她也听说过的
撇眼看陶氏的婆婆脸色并无异样。
稍稍放下心来。
等到入了夜。
陶氏肚子正式发动。
过了一个时辰左右。
孩子终于落地了。
是个男孩。
小小的,个头不大,嗓音细软,如猫叫一般。
不太强壮。
唐老太太先接过去的抱在怀里。
“我可怜的孙儿,这瘦的,哎,你呀知道你爹没了。才早早的出生是不?”
“你呀再早几天出来就能见过你爹的样子了。”
陶氏和陶老太太见了孩子的样子,松了一口气。
老天爷终于帮了自己一回。
这将将足月的孩子不比七个月落草的孩子大多少。
大事蒙混过去了。
陶老太太笑眯眯的将准备好的二百文钱塞到小王氏手里?
“女大夫,真要感谢你了。”
“你这接生的手法不输你娘了,咱们这十里八乡的小媳妇有福了。”
对小王氏一阵恭维。
小王氏弯了弯嘴角。
谦虚了几句,才接过打赏。
唐老太太不一会又准备了五十文。
“女大夫辛苦了。”
没有任何人怀疑这个事儿。
陶大嫂到是有点疑惑。
也都暗暗的压在了心底。
陶氏就在唐家安心的坐着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