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林里正和村老做公证。
也不用再择日分家了。
孟老头低着头,细细的将家里数得到的东西都念叨了一遍。
毫无遗漏的池子。
包括后院的六只鸡,丧事用了一个,还剩五只。
林里正一一的记录在纸面上。
满满的一大篇。
孟老头瞄了一眼。
满心的佩服。
还是读书识字好啊。
感叹了一下。
“家里就这么些的东西。”
“爹娘没用,没有攒下太多的家产。”
“你们呢也别嫌少。”
孟老头一脸的无奈。
孟老大等人赶忙摇头。
“爹,您做主,都听您的。”
分家力求公正。
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田地房子。
孟家总共田地就十几亩地,好田就三亩。
林里正拿来了地册。
村子里各家具体有多少,数目全都记录在册。
孟老头斟酌良久。
“老四也算在内,这好田一家半亩。另外一亩归我。”
“次一等的田总共是十三亩地。”
“各家分两亩,其余归我。”
孟老大等人没有异议。
王氏在心里算了了算,孟老头归他们家。
大房总共就是良田一亩半,次田七亩。
她很满意。
去了缴税的,肯定会有余粮了。
今年总算是不用饿肚子了。
月桃更不会反对,他们一家在南山村是没有田地的。
孟老头能均分出来,月桃还是心存一份感激的。
自古乡下的人只有手中有地,屋里有粮,那才是踏实过日子的人家。
甄氏也松了一口气。
她还担心王氏会从中作梗,田地不会分的这么顺当呢。
要是没有田地,三房拿什么生存?
王氏还是知道见好就收的。
大头都在他们大房了。
之后就是房子了。
既然分家,总不能分了家还住在一起。
孟家只有一个厨房,煮饭做菜凑在一堆,定然免不了各种矛盾。
孟老头寻思了一会。
“正房归我和老大一家。”
“老四还没成家,就还跟着我,我也答应过老四的娘,肯定会把老四安排妥当了。”
“老四还没娶妻,就一起先住在老大这里。”
“等成了亲再分出去。”
孟四叔本来想说自己不需要住家里。
他在外面做学徒,年头到年尾在家里住都不过五天。
哪里凑活住都可以。
后来看看孟老头斑白了的鬓角。
忍住了要出口的话。
王氏眼睛一亮,老四跟着自家,那地还得是他们帮着种。
多种一年,就多一年的收成。
“老二的房子嘛……”
孟老头吧嗒了下烟袋锅。
“这分家实在是突然,我也没做准备。”
孟家的院子正对院门是正堂。
进院门的左侧一排房子原本就是预备着孟景松他们这代男丁成亲用的。
空置了好几年了。
孟家的这所院子也是孟老太太嫁过来后,慢慢扩建的。
“这院子就非常大。”
孟老头看看二儿子,“不若把正房和左侧厢房中间用墙隔开,老二,你们呢就自己在前面,再开个院门。”
“先住着,等手里有了闲钱,再修个正房,这样如何?”
李氏喜不自禁,嘴角都弯了起来,忽然想起来婆婆刚下葬。
赶紧低头遮了一下表情。
平淡着声音,“谢谢爹。”
声音里还是带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