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百里暗暗的下定决心。
回来她就要好好的敲打几个去学堂的小子。
谁要是不好好读书,就送回老家去。
读就要读出个名堂来。
以后就能成为月桃的后盾。
甄百里一下子觉得肩膀的担子重了几分。
月桃今日来是想几日后回南山村,问问甄明知可要一道回去。
提到甄明知,甄百里还奇怪下。
“明知这几日早出晚归的,回来倒头就睡,话也说不上几句。晚上我问问可回去。”
“等明日我给去信。”
月桃点头。
只是这段时日对甄明知疏忽了。
没有了营生,半大少年,可别误入了歧途才好。
她一会就让王大去打听下甄明知在做什么。
月桃起身要走。
余氏取了一双软底鞋过来。
“桃丫头,你外出的鞋子府里的针线房做的精致又好看,舅母手艺有限,做了一双室内穿的鞋子,”
月桃接过来,松江布纳的鞋底。
鞋面上余氏还绣了一丛牡丹。
月桃连连道谢。
“这鞋子一看穿起来就能舒服。”
“舅母劳累了。”
余氏见月桃是真心喜欢的样子,鞋子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
呵呵笑,“空闲了,我再给你做上几双。”
余氏这段时日还给小景荣也做了几双下地穿的虎头鞋。
月桃连连摆手。
“够穿就行,您可要注意眼睛,光线不好别做针线活,等老了该看不清了。”
余氏应下来。
想着再给景安兄弟各自做上一双。
甄百里离家也有几个月了。
这次月桃回去,他也要给甄老太太带些东西回去。
月桃出门来,心里琢磨着事儿。
他们的手工作坊到了冬季就闲下来了。
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
还是要甄家也动起来才行。
甄家能适合做什么?
等从南山村回来仔细的研究一下。
说到底就是要有实体经济才是王道。
王大下午打听消息回来了。
月桃好奇,甄明知最近铺子没没去,是去做什么了呢?
王大看了看月桃,欲言又止。
月桃神情逐渐严肃。
“明知表哥是做了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事了?”
王大赶紧摇头。
“那没有,小姐,甄家的表少爷,他近日都在城南的商行做工。”
月桃咦了下。
甄明知不声不响的竟然出去做工了。
她这阵子还真是疏忽了。
只要没有思想滑坡,有事做,月桃就不太担心了。
古代的平均寿命都不长。
男孩子在十五六岁的年纪,只要成亲了。
就是一家之主,可不像前世那样,都二十五六还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那做些什么?”
王大没再隐瞒,“是小工,呃,随叫随到那种。”
月桃一针见血,“那就是打杂的了?”
王大点点头。
月桃想了想,“怪不得每日早出晚归的,想来是活计比较多了。”
“也不要惊动明知表哥了。”
历练不是坏事。
不过,毕竟在府城都是两眼一抹黑。
也不能让表哥被算计,欺负了去。
“王大叔,你再悄悄的去打听下那个商行口碑如何,咱们也要做到心里有数才行。”
王大退了下去。
次日,孟景安兄弟难得也有了一日休息。
孟景晨每日两点一线的,少年心性,也是累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