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揖愣了一下,说道:“上上下下!”
李倓脸色稍微缓和,却不做声,只是看着李揖。
“告诉朕,为什么大理寺和刑部审问你,和朕现在问你的,却不同?”
“因为……因为臣不敢欺瞒圣人!”
“你的意思是,你在大理寺和刑部提供了假口供?”
“不不不!臣万万不敢!”
“那为何不同?”
“因为大理寺卿徐峤跟臣一起做了不少买卖,他还有钱在臣这里。”
“钱?”
“臣老家在河北,纸张在河北极受欢迎,臣便找到了民间一些造纸的商人,以公廨钱的形式,强行贷款给那些商人,从中赚取了一些利息钱,后来臣觉得可以自己种植一些竹子,卖给那个商人,两头赚。两年前那个富商犯事,被抓到大理寺,臣派人去保人,大理寺卿徐峤便得知这个富商在河北很赚钱,也得知臣与他的关系,于是也参与了进来。他不仅仅想要赚贷款的利息钱,还想要从臣这里买竹子,然后高价卖给其他纸张商人。”
“所以他还有一笔买竹子的钱给了你,你却还没有给他竹子?”
“去年长安动荡,这件事就搁置了。”
“多少钱?”
“五千贯。”
五千贯可不是小数目了。
李倓说道:“五千贯可以买很多竹子了。”
“臣在秦岭种了不少竹子。”
李倓冷笑地看着李揖,这厮当时在朝堂上可不是这副嘴脸。
当天自己登基,这货在下面大义凛然。
“徐峤既想要拿利息钱,还想要赚中间差,商人愿意吗?”
“商人自然不愿意,可是谁敢得罪大理寺卿呢?”
“那纸张的成本岂不是高了不少?”
“河北需要极大,圣人您在扬州往北方运输了大量的纸,但依然不够,河北竹子少,纸基本上由南方提供,所以非常缺。”
“所以商人还是能赚的,只是少赚了一点?”
“是的。”
李倓算是挺明白了。
大唐的官员,受到太宗公廨钱的启发,一个个都私下玩起“自愿贷款”的游戏了。
其实这本质上是商人自己的利润,能做得起这种买卖的,都不缺钱,不需要贷款。
但是在古代,权力从来都能够主导金钱。
当权力进入商业世界,就不会按照正常需求匹配关系去运作了。
总结来说,大唐官员用权力,拿到了一部分原本商人应该拿的利润。
也许一个普通百姓知道了这件事,会不屑地说:官商勾结,商人每一个好东西,官压商,活该!
但其本质是,商人的利润受损,便会想办法从消费者那里拿回来。
或者说,权力者看到这个商业模式很赚钱,就会想办法赚更多钱,甚至改变规则,最后还是买家承担。
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就是这个意思。
李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并且之前杨国忠审了李揖之后,他让杨国忠不要再插手,交给大理寺和刑部,是有他的原因的。
至少这条线,又钓出了一条大鱼。
而且以这条大鱼为例,可以撒撒网,再收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