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晴,宜结婚,忌开光。
胡老师可说是陈兴华前世的良师益友,喜欢留大背头,他叫他老胡,他叫他小陈。
两个人都爱好文学,都有点愤青,都能喝一点,在高中三年两人没少聚在一起谈古论今。甚至上大学后每次放假回家,陈兴华都要在县城停留一下,与老胡喝一杯,倾吐一下心中烦闷,也算是苦逼生活中的一丝亮色。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老胡是一个比陈兴华还苦逼的人,两个苦逼相遇自然话多了。
现在老胡应该还在县高中苟着,作为一个自诩有才的人,老胡刚到学校报到时分到了高一年级教授语文,被几个资历颇深的老语文教师压着,连一个班主任都捞不着。
熬几年自己也有资历了,学校又刮起年轻风,机会都给了新入职的老师,结果老胡成了中间那个谁也不爱的人。
“此乃生不逢时......”前世两人喝酒时每每说起,老胡免不了一阵长吁短叹,好在他有个好妻子是城郊农民,两人在学校附近买了地,自己建了房子,不用象陈兴华还要背负房贷,也算人生一大幸事。
在陈兴华的前世记忆中,明年县城规划调整,会将原来县城旁边的一座小山都规划为教育小镇,除了将原来几所中专迁过来,还会新建一所重点高中。
陈兴华是想在学校附近也买一块地,然后再开一个饭店服务三四万师生,也作为将来苹果基地的一个销售点。老胡的老婆正是那一片生产队长的女儿。
“兴华,我今天要去县医院拿一下药。”钟成老娘需要定期去县医院拿药,早上五点半大家练负重跑时他和陈兴华招呼了一声,打算训练结束就出发。
“成哥这么巧,我今天也去县城,待会我借一辆自行车,咱俩一起走。”昨天陈兴华就想好了,今天一定要进城再认识一下老胡,想尽早把地皮买下来,顺便把贷款给还了。
从陈家庄到县城,上午只有一趟车。
六点钟陈兴华借来了村长周建国的自行车,驮着钟成到三十里外的公路站点去等车。等到明年就好了,公路会从陈家庄村头经过,现在只有这一个上车点。
十点多到了县城,两人约好办好事下午在车站售票大厅碰头就分开了。
陈兴华先到银行还了八千块贷款,然后就朝县高中走去。
学校门口有一家青春饭店,前世与老胡没少在这里吃饭,不过一般都是老胡买单,谁叫他是老师呢。
路上经过百货大楼时,陈兴华在柜台花了十二块买了一瓶茅台酒,这可是好酒,老胡一直馋就是没舍得买,一个月不到两百块工资他可是舍不得喝这么好的酒。
“青春饭店。”
看着饭店的牌子,陈兴华感觉有点不真实,像又回到了前世。
已经十二点了,饭店里面坐满了人,大部分是学生,因为便宜味道也好,除了中专学生来吃,很多高中生也在这消费。
从门口进去,陈兴华习惯朝俩人经常坐的位置看去:靠墙的角落,一张桌子但只能坐两个人,......熟悉的大背头。
果然是老胡这家伙,桌上有一碗烩面、一杯洋河大曲,看来老胡今天下午又是没课。青春饭店的酒按杯零卖,就是方便老胡这种一个吃饭又想喝一口的人。
“老板,一碗羊肉烩面,两个空杯。”陈兴华小心走过去,坐下来大声招呼老板。
“面马上好。”
老板拿两个空玻璃杯放在陈兴华面前。
“大哥喝的什么酒?”
陈兴华打开茅台酒,重生来还是第一次闻到茅台的味道,拿过空杯倒了两杯酒,看着同桌的老胡说。
“洋河大曲。”
“闻起来就像。”陈兴华给老胡端了一杯茅台。“来尝尝这个,一个人喝酒没意思,咋俩一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