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星若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比较靠谱的施工队,把自己的设计图给包工头看过后,两人还商量着修改了一番。
黎星若并没有说自己要建实验室,只是说要把房间尽量留大一些,水电都要能流通,其他方面就在修建的过程中直接和建筑队商量。
等学校开学时,黎星若的房子已经建成毛胚房了,还剩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一下。
新生入学后不久,房子彻底完工了。
黎星若暂时没打算装修,他选了一个最小的房间作为他自己的卧室,家具什么的都是从废品收购站那里便宜买回来了,修了一下就直接拿来用了。
现在他手中已经没什么钱了,虽然这个暑假他也没忘记写作和翻译,但都用来买实验用品了。
新房很是简陋,但已经不必担心会有人顺着缝隙钻进来了,黎星若在四周的围墙和大门处下了不少功夫,就是为了保障将来实验室的安全。
开学后,虽然学校规定大一不能走读,但黎星若保留了在宿舍的床位,只是晚上不怎么在这住,学校也不会太过较真。
黎星若学的是电学相关的,他打算用弄来的废旧零件改装出一些小玩具来。
这样的实验不需要多么精妙的仪器,很适合黎星若此时空空荡荡的实验室和薄薄的钱包。
黎星若现在还是会去上课,毕竟他还是个学生,虽然有很多老师的偏爱,但也不能这么公然违反纪律。
发了新书后,里面还是黎星若早就学会的知识,他仔细翻过几遍后就再没怎么看过课本了,上课看那些书单上的书,课下不是翻译文献就是往他自己的简易实验室跑。
至于写作,他现在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写短篇了,而是已经开始连载长篇了,稿费也比才开始时多了很多,由于写作风格新奇独特,很受读者的欢迎。
现在正在连载的长篇他手里还有很多存稿,不着急,等编辑来催的时候再把稿子邮寄过去就行。
文献翻译他是不打算停的,一来是这个赚钱多一些,还不需要像写文章那样需要很长时间检查修改,二来就是可以看到很多文献的原版,更容易把握文献背后的科技进程。
帮他接单的那位老师给他的大都是物理相关的文献,偶尔还会有一些其他学科的文献,由于黎星若翻译的又快又好,遣词造句还很有原版的那种风格,愿意找他翻译的还是很多,现在甚至还有想要他翻译文学作品的。
黎星若倒是不太喜欢翻译文学作品,这种类型不像那些科学文献一样需要客观、真实、严肃,有些偏主观,还需要很强的文学功底。
他勉强能够胜任,但太浪费时间了,翻译完还要修改整理很久,就连语言风格都要根据原作者的风格而改变,还要使整篇文章顺畅、无违和感。
他只愿意接给的钱多的文学作品,接的时候还要看文章的长短,太长的他也不愿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