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没发问徐洋肯定是没有主动炫耀这一辆车有多少钱的意思。
而且徐洋似乎真的也不知道,很多车都是娄青自己采购的。
毕竟相比内地,现在港城的洋河系公司几乎都是一家独大,用到豪车的地方简直太多了。
就连厮杀最为激烈的房地产行业,徐洋也一举力压其他多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而且徐洋还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所有的洋河在建以及在售的房子,均是实际面积,绝对不包含公摊!
徐洋敢这么做虽然算不上是和整个行业对抗,但也绝对是打破行规的一种表现。
但是只有这样的表现才让洋河地产的声望更上了一步。
无数的港城人苦恼于逆天的房价的时候,甚至哪怕买了房,即使是20平、30平的超小户型,到手的面积甚至还不如一个公厕大,这样的时候港城人对公摊面积以及对提出公摊面积的李楼王的痛恨简直是溢于言表的。
无数的普通家庭甚至只能一家三口只住在十几平米的纳米房子里。
当然徐洋也没有救民于水火。
房价的涨势是不可抑制的。
徐洋做的只是将房价标在了明处,洋河系的建筑价格平均要高出同行30%。
但是依旧不愁卖,这就是品牌效应。
一个是不含公摊,所见即所得,这一点现在只有洋河地产及其配套的销售公司在做。
二就是精品效应,过去的十几年,洋河系列的地产也顺应了市场用公摊的模式来拉低每平方米的均价卖方,之所以等了十多年才推出无公摊模式。
为的就是等待品牌积累足够的“势”!
只有公司大到足够影响整个行业的时候,所有逆反常规的举措才不会沦为笑话。
而这十几年洋河地产以零烂尾楼,最优秀的配套建设、最优质的物业服务、最舍得花钱的绿化建设等等优质条件早已成为了行业第一。
虽然在推出无公摊模式以后新建设的房子每平方米价格都涨了20%左右,但是港城居民却更愿意买单了。
洋河地产的名声在这一举措下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举措非常的有效,但是别人却学不来。
所以哪怕李楼王恨得牙根痒痒的也只能忍下了这口气。
从徐洋来当港城开始,就一直和他处在同行业,十几年来摩擦不断,而且徐洋大部分时间都压着他一头。
早就引起了他巨大的不满,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洋河公司掌握了港城最大、最有名气的两家银行,这太重要了。
再加上这么多年或有或无得洋河背后所暴露出来的国外的背景,都压制的李楼王不敢轻举妄动。
其他人不知道,但是他们这些从五十年代走过来的,在1966年开始都见识过徐洋是怎么突然来到港城,又逆天崛起的。
所以在外界都以为娄青就是所有洋河系公司的总舵主的时候,他们这批老企业家才知道其实基本不怎么在港城露面的徐洋才是背后的滔天巨擘。
甚至前一阵洋河所有的渔船包括外资全部联合对湾省进行物资封锁长达数月的时候,李楼王才惊讶的发现,他本以为已经足够高看徐洋一眼了,结果竟然还是低了。
别说封锁了,那几个月,就连他想赚那笔天价物资供应费,都突破不了徐洋所构建的封锁。
就连官方都在帮助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