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六十大寿,杨知其实压根不想折腾。活到他这岁数,除了吃还没吃够,剩下的,基本也都已经看透了。
当然,他也明白,这场寿宴说到底,并不是为他而办,而是各方争夺这渔政司司长之位的预演,所以他早就有了做好一个群众演员的觉悟。
三月廿九,大清早,杨知一身便装出门。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杨司长向来把早餐看得极重,而他出门的目的地自然是那几家轮着换的早点摊中的一家。
今日他选的是严记的海鲜馄饨铺子。说是海鲜馄饨,其实馅料还是猪肉的,只是这馄饨皮子里拍打进了马鲛鱼肉。
可别以为把鱼肉加入馄饨皮子是个简单的操作,鱼肉有水分,不能在多加水,那就只能拿着棍子边搅边打,一个早上用的面团,需要敲打大半个时辰。
饶是费了不小的工夫,刻做出了来的馄饨皮子反而因为韧性太大,做不到入口即化,并不被那些吃惯了传统馄饨的食客所接受,要不然在这甬州城里,做海鲜馄饨的也就不可能只此这老严家一家。
偏偏杨知就是喜欢这外皮有韧劲的馄饨,隔三差五就得去吃一吃。
杨老头刚坐下没多久,严记老板娘邹氏就端了一碗加了个荷包蛋的馄饨上来。
他平日吃馄饨可不喜欢加蛋,但是今日这只蛋,却是加得他心头一暖。客套的话也无需多说,杨知闷头吃馄饨。
“小严,今日这馄饨的汤咋不一样了?”杨知刚喝了一口汤就发现了异样。
馄饨还是一样的馄饨,只是这汤底明显不一样了,不但颜色呈现出了淡琥珀色,尝着也更鲜了。
“杨老,你今日可是我们这小店第一个尝到这秘方的。”铺子老板严松卖了个关子。
“快说,这汤里到底加了啥?”杨知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了。
“就是加了酱油。只不过不是寻常酱油,而是我家老大根据那《陆记》里的方子做的。
按《陆记》上边的说法,蒸熟的黄豆应该发酵至少三月,可前几日,我家老大忍不住给提前开了一坛。
你还别说,滋味是真不错。你这碗馄饨,我就加了小半勺。”严松一脸笑盈盈。
“那酱油,可否给我来一罐。”杨知直奔主题。
“早给你备好了!”邹氏说着就把事先备好的小罐酱油给放在了杨知的边上。
“别的不说,用这个蘸蒸白蟹和墨鱼,真的是没话说。”邹氏忍不住又多说了一句。
杨知原本出门的时候,还在烦心今日的寿宴,可这酱油一出场,瞬间激活了他的味蕾,也让原本略为沉重的心情,又多了几分爽利。
这就是杨知为什么如此看重早餐的原因。一顿早饭的好坏,能给之后的一整日都定下基调。
今日的寿宴确实会比较折腾人,可眼前这碗馄饨却提前给了他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