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四艘大船,带出来了两百多人,可拖网渔船捞鱼获也得花费不少的人工和时间,所以大船并没有去折腾帆张网,而是在边上做后勤。
也就花了不到两个时辰,鱼虾就都上船了。
这批嵊舟岛的鱼获明显要比在近岸海域搞到的质量高出不少,不但体现在规格上,也体现在渔获的品种上。
出现了不少巴掌大的斑节对虾,就连青壳虾都要比在净水台捞到的大上一倍不止。
鞋底鱼2-3斤重的也非常普遍,螃蟹的个头也非常大,特别是白蟹,一斤往上的白蟹比比皆是,若是在秋冬季节来这里捞膏蟹,那就都是极品了。
白蟹上船之后,挑出极品膏蟹直接在船上腌制,在路上腌制2-3日,到了目的地之后,,就能直接开卖了。
1-2斤的高品质膏蟹在市场上是极为抢手的。甬州的高端酒楼,一只可以卖出两到三贯的高价。
在这个世界,白蟹的大杀器刺网还没有出现,渔民没有专门的工具来捕捞白蟹。故而想要大批量供应高品质的白蟹除了到处收螃蟹的鱼行,一般渔户很难做到。
再加上白蟹的保鲜期本来就非常短,螃蟹的新鲜度下降,将会直接影响到生腌呛蟹的品质。
所以,白蟹在东海虽然也是一种大路货海鲜,可若是有足够多的好货源,一样可以发家致富。
而东海合作社的拖网渔船则正好能够解决白蟹捕捞难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膏蟹季,让合作社狠狠赚上一笔。
虽然拖网捕捞上来的白蟹经常因为挤压问题,缺胳膊少腿的,影响卖相,但是凭借捕捞数量上的优势,完全能够挑出一批卖相好,能卖得上价的好螃蟹。
不过眼下时节,膏蟹还未成熟,正是吃蒸蟹的时候。
因为储存条件有限,白蟹运到城里新鲜度肯定大打折扣,蒸出来就只剩个空壳,根本无法同近岸捕捞上来的白蟹竞争。
所以,嵊舟岛的渔民捕到白蟹,基本自己吃。
也有部分有实力的,能买得起度数高的酒水来延长呛蟹保质期的,也会制作一些呛蟹运到城里去卖。
马斌看着甲板上一筐筐成堆的白蟹就忍不住直摇头:“这些螃蟹若是能够运到城里,至少能卖个三十四文一斤。”
“路上得走两日,就算有冰块也肯定来不及。等到了估计就只能剁碎了喂鸡喂鸭了。”丁小波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可惜。
当然,还有一个有一定操作空间的做法就是直接在船上将螃蟹给蒸熟了,放凉之后,直接用冰块冷藏送进城里。
城里的酒楼,经过二次蒸煮之后就能上盘。
虽然吃起来远不如刚蒸熟时来得鲜甜,肉质也变粉,但胜在开盖之后,还是有满壳的蟹黄和蟹肉。
只是蒸煮的工具和柴火同样需要不小的投入,也不是一般的渔民能够做到的。之后等合作社成立,倒是可以搞起来。
丁小波打算让姜氏开发出一款专门用来蒸煮海鲜的海上加工船,既可以加工白蟹和虾之类容易腐坏的海鲜,也能在夏季的高温时节制作前世在潮汕地区非常流行的鱼饭。
这鱼饭里没有一粒米饭,是潮汕地区的渔民为了在高温天延长海鱼的保鲜期所发明出来的一种海鲜加工方法。
因为新鲜的海鱼非常容易腐败,渔民就把鱼在盐水里煮熟了之后用小竹筐给装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海鱼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