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张一峰才处理完公司的事情,返回将军谷。
有人可能会觉得,巅峰农业发展的太快了。
实际上,它发展的不是一般的快,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公司不缺项目,不缺技术,不缺资金,不缺地方政府的配合,不缺上层的支持,发展的不快才奇怪。
张一峰也考虑过,将运输部门单独成立一家子公司,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理由很简单,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运输部门极度依赖农业公司的业务,缺少盈利的基础,现在就分离,很可能发生协调不畅,难以生存的情况。
最好的情况是,运输部门有了一定的生存基础再说。
比如,农业公司全面布局结束、中药种植、食品公司走入正轨以后,在全国各地成立自己的仓储枢纽,那才是最好的机会。
届时,运输公司不仅可以承接自家业务,还可以接揽一些外部业务。
张一峰大体算了一笔账。
今年,投资港口、买学校,建科研所,明年新增农产品再加工业务,新增水稻种植,扩大中药材种植,收购制药厂,虽然对外说的是不差钱,但这样一来,资金缺口还是很大的。
如果全靠正常贷款,每年的利息就不是一笔小数,这让他有些心疼。
原来的想法,也产生了动摇,要不要再次增资或融资?
召开了一次线上股东大会,除了库斯塔、阿尔瓦和沙赫尼坚持增资外,其它股东一致认为,用别人的钱来赚钱,才是最佳方式,而不是总盯着自己兜里那点钱。
张一峰虽不懂经营,但有一点好,那就是能听进去劝。
在不考虑股份占比的情况下,他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向银行贷款。
这次不等齐鸣东发话,郭晓光主动跳了出来,将贷款的任务拦了过去。
齐鸣东说道:“晓光,我知道,现在市场行情不好,你想帮你父亲做点事,但我要提醒你的是,公司即便要贷款,那也是明年。”
“明年怎么......”
不等郭晓光把话说完,就反应过来,没了下文。
是呀,明年父亲就进京了,届时,公司是否从沪市的银行贷款,也跟他们没关系了。
见成功说服郭晓光,齐鸣东有些得意,说道:“我在京城熟人多,贷款的事情,还是交给我来办吧,我保证,一定尽力为公司争取最大的优惠。”
葛佩林插声道:“东哥,不能啥好事都是你吧,现在轮也该轮到我了,从公司成立到现在,我一点好处都没捞着呢。”
齐鸣东气道:“我就捞到啥好处了?”
葛佩林大声道:“怎么没有,前几个月赈灾就是你出的头,我爸说我成天不务正业,总跟着你屁股后头干些没用的。”
张一峰连忙出声道:“不是,一个贷款而已,至于争来争去的吗?”
齐鸣东解释道:“一峰,现在市场低迷,不仅中小企业不好过,银行也不好过,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花不出去。”
“所以像咱公司这样优质的企业,可是那些银行眼中梦寐以求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