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外面已经挂上了新做的招牌——“南市希望牌优质木耳山菌销售门市部”。
一大清早,一长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足足响了七八分钟,空气里留下了刺鼻的硝烟味。
门前地面上散了一地的碎红纸屑。
张念秋和一众姑娘们笑容满面地站在铺面外准备迎接客人。
附近住的居民早就被这动静吸引了过来,围着店面议论起来。
“新开家店?”
“招牌上写的啥?”不识字的大娘问旁边的人。
有人热心答道:“卖木耳菌菇的。”
还有人朝张念秋她们喊道:“你们是干啥的?这店是你们私人开的?”
张念秋看过去,问话的是个微微驼背、头发花白的老大爷,眼神很警惕的看着她们。
“大爷,不是私人的,这是我们村集体合作社开的门市部,服务于广大老百姓,让咱们能吃上放心优质的山货,丰富老百姓的餐桌!”
烂熟于心的说辞顺畅的从张念秋嘴里说了出来,她身后张家庄的其他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对张念秋的胆子表示佩服。
会遇到什么刁难,该有什么样的对词,张念秋早就整理出了一份手稿,要求每个人都要背熟。
姑娘们都按要求背熟了,但是猛地遇到老大爷提出问题,她们还是反应慢了一拍。
“啥叫集体合作社?这是啥玩意?”老大爷明显是对农村的情况不太清楚,眉头紧皱,看张念秋的眼神就像看一个骗子。
“报纸。”张念秋头也不回,向后喊了一声,早有伶俐的将早准备好的报纸从人后递了过来。
“大爷,您看,支持鼓励农村开办村集体合作社,鼓励农村发展经济、富裕起来……”张念秋指着报上的报道给老大爷念了两行,“这是上了报纸的,是国家支持鼓励的。”
老大爷接过报纸,他有点老花眼,眯着眼把报纸放得远远的,仔细阅读报上的文字。
有和他相熟的也凑了过来:“陈大爷,你眼神不好,我来读。”
陈大爷把报纸递了过去,那人接过报纸大声朗读起来,报道篇幅并不长,没多大功夫就读完了。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
“哟,这是真的?”
“都上了报纸了,不会是假的。”
“嗨,你们管那么多干啥,我只知道多了一家能买到木耳菌菇的店面,这玩意多难买啊。”
一位风风火火的大娘说了句实话,然后冲着张念秋问:“姑娘,你们的东西咋卖?”
可算有人问到正题了。
张念秋手里多出了个喇叭,她们这一趟来把村委会的大喇叭也带过来了。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们……”她一长溜的招呼不打磕绊的从嘴里溜出来,惹得围观众人一阵笑。
“这闺女嘴还挺利索……”
“长的也不错,干干净净的,”有人注意到了张念秋的长相,忍不住夸了一句。
“她身后的这些姑娘也都不错,一个个看着精精神神的,挺好。”
人群热闹的像在开大集,张念秋的大喇叭也没压住这吵杂声。
“咋办呀,都没人听念秋讲话。”张红梅紧张地跟张念杏咬耳朵,脸上的笑因为维持时间太久都有点僵硬了。
“别怕,念秋姐说过,等听到他们关心的消息时,他们就会认真听了。”张念秋也紧张得双手直打结,不过还是安慰着张红梅,也安慰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