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电影放完后,热闹了三天的古凤岭村刚想沉寂下来,大喇叭里又传来了更令人振奋的招工消息。
还是一系列的招工消息。
一、村广播站要招两名广播员,要求如下:
女性,口齿伶俐声音清脆,就像百灵鸟一样动听。学历——初中或初中以上,热爱读书,热爱学习!
工资:试用期每个月十五元,试用合格工资调整到每个月二十元。
二、图书阅览室要增加两位图书管理员,要求如下:
古凤岭村的图书阅览室,在张念秋隔三岔五往南市跑,一撂撂的书往回抱的情况下,村里阅览室的图书快速增长。
张念秋买的都是很实用的书籍,例如如此防治病虫害、如何提高亩产、如何调配农药浓度、如何科学养鱼、如何给果树剪枝提高果树产量……
除了她买的,首都的周教授也给她寄了一些农类书目,还寄回来一些她不好买到的书,大大丰富了古凤岭村图书阅览室的藏书品类。
图书阅览室自从设立起来后,去借书的人就逐渐增多。
不仅有热爱学习的年轻人,连四十多岁认识字的中年人也会过去挑上一本,借回家慢慢看。
去借阅图书的还是挺多的,比张念秋想象中多的多,所以陈传芳挺忙的,连个替换休息的人都没有,确实不合适。
和村委会成员商量以后,干脆也给陈传芳增加两位帮手,由陈传芳担任图书阅览室组长,管理新招来的图书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的要求和当初招陈传芳时的一样,要求:
女性,学历初中或初中以上,工作态度认真、细心、负责任,热爱读书,爱惜书籍。
工资比陈传芳的略低一等,每个月十八元。
三、鱼塘要招一位看守鱼塘的人。
村里的鱼塘彻底收拾妥当,莲藕节也埋在了塘周的淤泥里。
鱼塘四周用荆棘围了一圈篱笆,开了个门——这是防止村里小孩子往鱼塘这边跑,一个不注意发生危险。
在两口鱼塘中间的空地上,盖起了一间泥草屋,这是专门给看塘人盖的。
屋里一张大炕,跟灶相连。夏天的时候炕道封着,等到了冬天炕道扒开,一做饭炕就烧得暖和和的,不会让人受罪。
炕上靠着墙还摆了两口大木箱,还有个吃饭的小炕桌。
灶旁有个小小的橱柜,放个碗盘筷子正合适。
看守鱼塘的人,张念秋是有想法的。
河对岸原陈家湾有一位孤寡老人姓沈,一辈子无儿无女,老伴早逝后就留下老爷子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
在张念秋看来,无牵无绊的沈大爷,正适合来看守鱼塘。
既给自己找了点事情干,每个月也能挣点工资,攒点钱。
钱是人的胆气,有了钱也就有了胆气。
说句不好听的,沈大爷现在身子还硬朗,但以后呢?人不可能永远健康,总有生病的一天,多攒点钱,去医院看病也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