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村子里的事情都安排好,张念秋才动身去南市。
她没和巧菊婶一起。
常巧菊早几天就已经去了南市。
自从红梅的预产期越来越近后,常巧菊就开始揪心这个嫁到城里的闺女。
生孩子,对女人来说,自古以来就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万一红梅提前生,她不在跟前……
越想越不安,常巧菊再顾不上等张念秋把村里的事都安排妥当。
匆匆打了声招呼,背着家里给红梅准备的坐月子的东西,坐着村里的拖拉机提前去了南市。
草筐里,塞的是自家养的还在咯咯叫唤的活鸡——月子里的产妇,要多喝鸡汤,补身子。
篮子里,塞的是稻草,稻草里埋的是一个一个圆滚滚的生鸡蛋——产妇要多吃鸡蛋,鸡蛋是营养品,也补身子。
鼓鼓囊囊的编织袋里,塞了一小袋黄澄澄的新鲜小米,半袋子晒干的红枣,半袋子晒干的山笋,半袋子晒干的山菇,还有一罐头瓶的核桃仁。
张红梅当姑娘时就爱吃青皮核桃,九月份,正是青核桃成熟的时节。
可惜今年的鲜核桃,红梅是赶不上了。她要生娃了,生了娃孩子小,过年都不一定能回来。
常巧菊索性去山上摘了一篮子青皮核桃,让家里俩小的给他们姐砸核桃。
以前红梅和郑军回家时,带的有水果罐头。罐头吃完了瓶子没扔,洗得干干净净放得好好的。
常巧菊扒拉出来一个干净的玻璃罐,把剥得干干净净的核桃仁装到了罐头瓶里。
除了这些或是自家养的,或是山上采的不花钱的东西,常巧菊也准备了需要花钱买的红糖和饼干、奶粉——对,现在镇上的供销社也进奶粉了,不用再跑到县里买了。
除了给产妇的,给未来的外孙子或外孙女,常巧菊也准备了两条抱孩子的小被子,三十来片尿垫子、夹的、棉的小衣服各一身。
总而言之,常巧菊这个姥姥,当的很称职。
所有东西拎上拖拉机的时候,开拖拉机的小伙眼都瞪直了。
“巧菊婶,你带这么多,咋拿到红梅家去?”
他们的拖拉机只开到店里,张红梅嫁的郑家,好像离店里还有段距离,要走个十几分钟。巧菊婶拿这么多东西,可怎么拎过去?
常巧菊正把打成大包裹的包被、棉衣往车上放。
“没事,你只管把我放在店里就成。等我女婿下了班,让他拎回去。”
常巧菊并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一个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
常巧菊提前去了南市,张念秋并没有因为常巧菊的提前出发,而加快自己安排工作的步伐。
巧菊婶是红梅的亲妈,肯定更为关心红梅的情况,她肯定是比不上巧菊婶对张红梅的关心程度的。
答应张红梅,在她坐月子时来店里盯一个月,她也不全是为了张红梅,更多的是为村里的门市部考虑。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
十月份还有一次自考考试,她提前来南市,也可以静下心,专心复习安心备考。
张念秋按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安排村里的各项活动,和李大河、张红娟、陈艳玲、陈传芳几人都一一沟通后,她才坐车去了南市。
时间不紧的情况下,张念秋不喜欢坐拖拉机。
风吹的太大,刮得脸疼。
坐在长途客车上,她上车早,往往有座位。
她喜欢往后坐,靠着车窗,推开半扇窗户,看着窗外的树木飞快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