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出身贫寒,私塾没念过几天,就因为交不起束修,被先生赶回家去了。
平日里。
东厂的机密文件及密旨,都是魏忠贤最信任的手下保管、宣读和书写的,倒是没出过什么差错。
今天。
老魏同志第一次觉得识字非常的重要,心中下定决心,回京后一定要好好识字,要不然关键时刻是真掉链子啊!
三个王爷翻看着手谕,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这份不安到底从何而来他们并不清楚,毕竟,他们从降生的那一刻就被当成猪养,除了在大儒们的教导下学习为臣之道外,其余的理论和概念他们一窍不通,手谕上的字他们都认得,但是联系在一起究竟会有什么后果,他们并不清楚,只知道皇帝又成立了一个什么劳什子农部,而面前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大人又升官了。
稍倾。
李国普哭完了,笑完了,浑身的气势沉稳了许多,他对三个亲王拱了拱手,道:“诸位殿下,陛下命老夫全权掌管河南灾后重建事宜,若是日后在行事上有不妥之处,还请诸位殿下多多海涵,老夫感激不尽。”
“好说好说。”朱恭枵笑着摆了摆手,道:“朝廷的事儿,就是我们朱家的事儿,就是本王的事儿,老大人有事儿尽管吩咐,本王力所能及的事儿,绝不会推脱。”
朱聿健收起宝刀,在旁边大喇喇说道:“老李,咱们相处这么多天了,咱的为人你是知道的,若是谁敢找你的事儿,直接来王府找咱便是,咱不会你们文人那些弯弯绕,但若是有架打,本王当仁不让!”
朱由樻天性爱玩,对朝廷、地方上的军政之事兴趣缺缺,他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李国普躬身行礼:“有诸位殿下的许诺,老夫做起事儿来就更有底气了,天色不早了,大家回吧。”
众人离开。
魏忠贤却没走。
李国普好奇的问道:“魏公公可还有事儿?”
魏忠贤凑了上来,低声问道:“李大人,咱家问你一句,这次璐王府、福王府在赈灾诸事儿上可有助力?”
虽不喜欢魏忠贤,但好歹对方刚给自己送来了许多粮食,救了很多百姓的性命,李国普沉思片刻,苦笑道:“助力…呵…事情发生后,那璐王非但不帮着赈灾,反而尽显骄横跋扈,纵兵劫掠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草,这件事关乎宗室亲王,老夫还不知道怎么跟陛下汇报嘞。”
“无需汇报。”魏忠贤神秘一笑,解释道:“咱们也是老相识了,李大人,以咱家的看法,这璐王…怕是要倒大霉了,当今陛下明察秋毫,登基以来没放过一个坏人,更没错杀一个坏人,称之为圣天子毫不为过。”
“咱家知道,你看不起咱家,觉得咱家是那搬弄是非的小人、谗臣,专门和东林党作对,做了许多断子绝孙的腌攒事儿。”
“可您想过没有,咱家只是个没了那话的太监,若没有皇帝授意,咱家胸无点墨、无权无势,如何能号令那么多的朝廷大员?”
“咱家和您说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告诉您,咱们都是陛下的人,当心往一处使、劲儿往一处打,咱家…咱家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国普面色有些凝重,看了眼四周,低声道:“但说无妨。”
魏忠贤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附在李国普耳边轻声说道:“这件事咱家在心里憋了许久,也观察了许久,您在朝里有些威望,且为人正直,咱家决定将这件事儿告诉您,切记,这些话万不可传扬出去,否则你我…定有杀身的危险。”
“哦?”李国普下意识朝旁边挪了挪,等待着魏忠贤的下文。
就听魏忠贤继续说道:“现在朝堂纷乱,衮衮诸公皆有自己的小心思,这事儿陛下知道,您知道,咱家不愚笨,自然也是知道的!”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快刀斩乱麻的机会,一个帮着陛下收回权利、执掌江山的机会。”
“当今陛下有明君之相,继位以来昼兴夜夙、勤政爱民,各种举措处理得当、唯才是用,天下幸甚、万民幸甚,咱们这些做臣子的,理应全力辅佐才是。”
“朝堂上,楚党蛰伏,没有什么威胁。但东林党那帮子人天天喊着为国为民的口号,那些腌攒的事儿却是一点都没少做。他们背靠着江南士绅,被宗族观念所掣肘,心中没有皇帝,不思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只想着为个人、宗族争取利益,这种人…不可让其在朝堂之上久留!”说到这,魏忠贤再次凑了过来,在李国普耳边轻声说道:“不瞒您说,先帝爷曾暗中命咱家到江南,秘密调查江南士绅在朝中的关系、名下的田地、财产等事宜,结果咱家还没等出京,先帝爷就出事儿了,咱家纵然愚笨,也知道这事儿里面必有蹊跷,您是个忠贞的老臣,咱家很是佩服,还望您…还望您能坚定不移的站在陛下这边,纵然…纵然江山有恙,也要护佑着咱们陛下,陛下还年轻,容易受那些遭瘟的文人蛊惑,将来…您还得多多帮衬着才是啊!”
“额?”李国普没想到,面前这个被朝臣所不齿的死太监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他脸上露出惊惧之色,低声道:“你的意思是,先帝…和那边有关?”
“有可能!”魏忠贤的眼中逐渐渗出血泪,他哽咽着道:“主子待我恩重如山,咱家虽是个没把的,但也知道感恩,也知道回报!要不然…咱家怎会陛下一降旨,便俯首称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