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朱由检抚掌轻笑,连说了三个好,转头看着宋应星,道:“朕知道,培育良种非一日之功,且北方多贫瘠之地,一年一收总是太慢。”
“宋爱卿。”
“听旨。”
“臣在。”
“事急从权,朕特旨擢升你为农部左侍郎,官居从二品,于北直隶挑选能耕善作之百姓一千五百户,于南京择良田两百顷培育良种。”
“朕以为。”
“欲培良种,首先优中选优,你先各处看看,挑选优良稻种栽培,前期不求高产,但一定要保证稻种质量。朕给你白银五十万两以做前期花销,户部,审计部各派一主事随你一同南下,具体如何你可便宜行事,朕不会多加干涉。”
“另外。”
“朕给你锦衣护卫五百,令牌一道,凡不听号令者,三品以下可先斩后奏,三品以上锁拿进京。”
“切记。”
“此事事关百姓福祉,半点马虎不得,他日,你若功成,朕不惜以爵位赐之。”
“且去。”
“好生做。”
“莫要让朕失望。”
宋应星眼中星辰流转,点点泪花晶莹闪烁,好半天跪地,呈五体投地的模样,哽咽着说道:“陛下爱民如子,明见万里,臣愚钝至极,唯有踏踏实实,躬身田地,为陛下,为大明,育良种,创不世之功劳。”
“嗯。”
摆了摆手。
徐光启和宋应星退下。
王承恩适时出现,躬身说道:“皇爷,山海关兵马于城外三十里扎寨,总兵赵率教奉旨觐见,已在午门外等候。”
“哦?”
朱由检从龙椅上站起,眼中满是惊喜,说了句:“宣。”
“遵…”
“慢着。”
“传朕的旨意。”
“备马。”
“着甲。”
“朕要在城外十里迎接朕的好儿郎们。”
“遵旨。”
午门外。
身穿二品武将官服的赵率教跪在路边,来往的官员时不时抱以好奇的目光,却只是瞥了一眼便匆匆离开。
须臾间。
一名身穿四品袍服的文官昂首挺胸、大步走来,看见赵率教,那文官眼中闪过不屑的神情,指着他说道:“那厮,你让开些,本官有要事儿进宫面圣。”
“你…在叫我?”赵率教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问道。
文官嗤笑一声,道:“这儿除了你,还有别人吗?赶紧让开路,本官有要事儿,耽误了你负的了责吗?”
没人回应。
赵率教瞥了那文官一眼,转过头,静静的跪在午门外的台阶下,目光灼灼的盯着宫门,仿佛再看世界上最伟大的工艺品一般,专注,不带有丝毫杂念。
文官恼怒,快步走到赵率教跟前,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身居何职?见了本官为何不拜?”
赵率教转头,指了指自己胸前绣着的雄狮图案,又指了指文官胸前的鸂鶒图案,反问道:“吾乃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官居二品,授平辽将军印,你呢?区区从七品的小官,怎敢叫吾向你行礼?”
文官冷笑道:“本官虽是七品,但兵科乃要害部门,深受陛下信任,莫说是你,纵然提督京营的英国公又如何?见了本官依旧得客客气气。”
“赵率教是吧。”
“本官知道你,在沽源县打了胜仗,这很好,证明是陛下运筹帷幄,兵部、兵科协调有功。打了胜仗,大家都高兴,左侍郎孙大人亲自为你们录功,陛下那自然无不照准。”
“按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