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凌致伸手打断道:“换做县衙卖粮食他还敢来搅合吗?旱情到了这个时候再由着他们的话,本县这顶乌纱帽也保不住了。掌柜的想想,也估计一下,从赵家粮店卖出去的粮食有多少是穷人买走的?”袁掌柜摇头。祁凌致道:“你也不敢肯定对吧?”袁掌柜道:“我们向来是公平买卖,谁起得早,排在前头,谁就能得着粮食,我们不能破了先来后到的规矩,如果有人存心要来钻空子,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祁凌致道:“这就是失策的地方,谁能保证所有买粮的都是穷人?搞不好多半人是那帮大爷的托儿。”
袁掌柜道:“这个的确不能保证,很简单一个道理、很常见一个现象,真正的穷人怎么可能有银子?穷人来买粮多则三五斗,少则三五升,更少的甚至一两升。但有一部分人,明明是好吃懒做的混混、日嫖夜赌的败家子,偏偏就能拿着整锭银子来买粮,而且基本都是一买一整担。这种人明明就是大老爷所说托儿,但他们也穷啊,难道不卖给他们?”祁凌致道:“就是了。那如果衙门出面把赵大少爷的粮食买过来,再从衙门卖出去,掌柜的以为如何?”袁掌柜想想,笑笑道:“大人,这……跟赵家粮店卖粮有区别吗?胆小的照样不敢来买,是托儿的照样还是托儿。”祁凌致道:“本县和师爷有了一番计较,将会完全不一样。”
袁掌柜有点作难了:“这……不一样了吧?”、“不放心?”、“我不知大人是何计较,首先得让那等米下锅的穷人买到粮食,而且得让他们买得起,不然……”
祁凌致听他的话里透着非常的不信任,正了脸上的颜色道:“本县作为父母官,再不能迁就那帮豪强了,这粮食是一粒也不能再落到他们手里。掌柜的也看见了,听差的一干人等都在屋里写告示,本县的意思是要把赵东家的粮食按你们的售价再高一点尽数纳入县衙的粮仓,然后由官府出面贴出告示,按当地户册实名售发,让偷鸡的再也偷鸡不着。这样从表面上看不是赵家在卖粮,是衙门在放救济粮,而实则还是赵家的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堵死那帮大爷的嘴,让真正的穷人能买到粮食,从根本上解决了粮荒之危机。”
袁掌柜脑子里几个念头闪过,他不知道有一万五千两赈灾银这一说,只当是这位大老爷要借着赵家的粮食来圆一圆官府开仓放粮的幌子,既做了娼妇,又立了牌坊。只是,售发二字和放粮二字如此矛盾,吃救济粮还要银子来买,你的告示又怎么写呢?又怎能服众呢?赵家的这种生意只赔不赚,资金回流本就越来越少,官府接了手,银子哪那么容易拿出来,万一造成资金停滞,这粮食的供应链就会大受影响。衙门的情况他是有些了解的,这灾年荒月的,税收和征粮正是最头疼的问题,各项上缴和内部支出只见银子往外流,却很少有收资入账,祁凌致的贪墨也是有些传闻的,这该不是暗度陈仓,借鸡下蛋吧?
袁掌柜一时间陷入两难的境地,答应吧,自己担不起这责任,不答应吧,县衙和东家就有了隔阂,如果因为这事儿导致双方的不愉快,那自己今后的处境就难堪了。于是半推半就地说道:“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与其这样让官府为难,还不如放出话去,这生意又不是赵家才能做,张三李四王麻子都可以做,还是那一条,得让穷人买得起,杜绝高利贷。”
祁凌致苦笑,苦笑之后脸色十分难看,阴着脸道:“要是这样行得通的话,张三李四王麻子也成佛了,袁掌柜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还纠结这个问题?”袁掌柜看出没有通融的余地了,又不敢得罪这位大老爷,站在那里作声不得,还不得不摆出笑脸来,免得自己吃不了兜着走。祁凌致见他只是笑,而且笑得十分的不情愿,接着说道:“这只是一个换手挠痒的权宜之计,粮荒闹到这种地步,任何的冲突都有可能引起骚乱,本县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袁掌柜的放心,谁也不敢借着这个机会从中渔利的。”
话是这样说,渔不渔利鬼才知道。这事儿容不得袁掌柜久不决断,稍有迟疑都是对知县大人的大不敬,他也是经常和这几位大神打交道的人,于是开口说道:“大人这样的良苦用心是穷人之福,小民岂敢瞎猜?渔利就言重了,我没往那儿想呢。大人也知道大少爷在这潼川道上的粮食生意是何等的勉强支撑,你说的这事儿不是没有转圜,但运转资金可是一分一毫都不能短缺的,短缺了,只怕这条粮道就再难维持了。再言之,我就是个伙计,说话也算不得事,最后还得东家说了才算。”
祁凌致抱拳道:“说了半天你是担心银子,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本县不但不会短缺运转的银子,而且还会适当提高收购价,尽量让大少爷少亏些血本。赵大少爷的经营连府台大人都是竖了大拇指的,本县怎敢怠慢?我这番作为也是要往上秉明之后才好督办,只是赵大少爷不在,还望掌柜的跟赵老爷知会一声,赵家的粮食,衙门按一千六百文一斗收购,收一批粮付一批款,断不会短缺就是。”
袁掌柜听他竟出一千六百文一斗,且说得如此诚心肯定,心里犯了嘀咕,衙门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好了?难道也要抬高售价不成?
祁凌致知道这位掌柜的精明,补充说道:“掌柜的放心,衙门一千六百文收购,一千二百文出售,一切亏损由衙门负担,我是想帮大少爷分担一点损失、从而尽量尽快为本县多提供一些粮食来解困。当然,开仓放粮又要保住粮价是一件矛盾的事,所以我说是售发。其实不管是售发还是放粮,只要是衙门亲自操办,任他是天王老子也得给我偃旗息鼓,若一再从中作梗,影响赈灾,本县有权一刀砍了他的脑壳!抄了他的家!”
袁掌柜从未见这位大老爷这样果断过,也从未见他做过如此深明大义之事,不由得笑了。祁凌致接着道:“可既是放粮,这两百担粮食未免杯水车薪,至少还需三百担才能解富谷寺一地之危,在保证运转银两的同时本县希望赵大少爷竭尽全力以济我县之困,他的功德本县如数上报,绝不抢他一分功劳。”袁掌柜道:“既如此,草民代少爷谢过大人了,大人一心为民,功德无量,实为全县民众之福。我马上派人去桃树园告知老东家,大人也请尽快筹备银两,咱们两不耽误,我尽量快些,争取天黑前给大人一个回复。”
祁凌致抱拳回礼道:“那谢过了。”袁掌柜掉头就走。
他一走,祁凌致唤来库丁,着令去脚行收粮入库,然后举步回到大堂。进门向写字的众幕僚一望,问道:“写多少份了?”众人连忙翻数自己的纸张,师爷杨铁山一边数着一边道:“看样子,大人交涉成功了。”祁凌致走回自己的座椅坐下,伸出双手把顶戴花翎托起来放到桌面上,又把官服的领口解开两颗扣子,抓起桌上的纸扇来摇着散着热,不紧不徐地道:“本县按师爷的路子走,能不交涉成功吗?只是,这第一批灾粮粮款必须筹够两千两,多的算预支,要让赵大少爷做得放心、做得开心。我希望他今年的粮食都从我这里售发出去,咱们放粮、售发一并做了,今后卖粮得来的银两必须分期跟赵大少爷结清,不得少下一分一毫,以保证粮源不断。这事儿不能出错、不能作假,要让府台大人看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