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解释了一下这个东西叫做笼屉,也叫蒸笼的,可以一层一层往上摞,这样一锅下来可以蒸个几屉,既不费柴又省时间。
几人听见这样方便都被勾起了好奇心,连闭目养神的老太太都睁开眼睛,仔细看了看,也觉可行。
叶氏细细看过,又问细节,接话道:“这个做起来也不难,大侄女若放心,只管把这个蒸笼交给我,我娘家兄弟学得几年木匠手艺,做这个不在话下。”
姜月无可无不可:“三婶只管把锅的尺寸量了去,叶家舅舅的手艺想必错不了。”
叶氏觑了眼老太太的神色,见她并不反对,忙起身去屋里取绳线量尺寸。
姜小蝶是个干活利落的小姑娘,家里被她收拾的整整齐齐,众人洗罢手脸就各自回屋休息去了,没办法,连着这么几天天不亮就起床,再推着板车走这么长路,是个铁人也要熬不住了。
姜大河见水缸里的水用的差不多,也顾不得休息,忙担着两只木桶往山脚的一处泉眼去装水。
一声高亢的鸡鸣响起,姜月恍惚着不知今夕何夕,好像回到了幼时居住的小院,爷爷在扫院子,奶奶在灶屋做饭。
而她还是个在床上睡懒觉的小女孩儿。
待听到院里细碎的谈话声,神思方才慢慢回拢。
土炕,木头的横梁,木质窗棂,还有外面传来的姜大毛和姜小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趣事的声音。
姜月醒了醒神,穿衣走出去,推开门只见姜大毛和姜小蝶的面前的背篓装满了东西,同去的姜大山不知去忙活什么了。
姜月正伸手准备拿东西的时候,听得吱呀一声轻响,姜老太太略带疲倦的走了出来。
哎,姜老太太明明才五十四岁的年纪,放在现代社会也不过是年龄略长的中年女性,在这儿就已经是满脸风霜的老太太了,可见操劳催人老。
姜大毛和姜小蝶忙跑到老太太面前,献宝般叽叽喳喳说买了什么,都花了多少银钱。
油菜籽和大豆搾出的油叫素油,素油十文一斤,买了五斤,糯米比面粉略贵五文一斤,买了五斤,红糖一包十三文钱,买了两包,干红枣在药店买的,一斤十文买了一斤。
另外还有一斤瘦肉,几根大骨头。
瘦肉一斤十三文,大骨头有个五六斤算是半卖半送,统共加在一起九十五文。
姜大毛把背篓往老太太身前推了推,又从怀里摸出五文钱递给了老太太:“三叔去寻阿爷他们了,让我把余下的银钱交给阿奶。”
姜老太太接过这几枚铜板就有些心疼,姜月见状忙把莲藕提出来叫上姜小蝶姜大毛一起给莲藕削皮清洗。
罢了,好歹换回了这么些好东西,往常年节也花费不了这许多钱买这些精细吃食,好歹说明她家日子好过起来了,该高兴才是。
姜月已经习惯了用削皮刀,拿着把菜刀削皮怎么都不顺手,表皮被刮的坑坑洼洼,姜老太太看看地上连皮带藕削下来的余料,心疼的嘴脸直抽抽,这败家玩意儿。
上前一步接过菜刀,把姜月赶到一边。
姜月不好意思摸摸鼻子,这可真怪不得她,顺便感慨一下削皮刀真是厨房削皮神器,一定要抓紧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