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到空间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扔进来合适自己穿的内衣洗了,然后把淘换到的高中教材在空间的青石广场上晾晒一下。
又把买到的两张床也放在青石广场上接受这空间里不知源自于哪里的阳光。
还有那张摇摇椅,她也是擦了又擦,也晾晒在广场上。
准备完这些,杨墨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果盘,又打了一大杯井水,然后在别墅一楼的平台上歇息了一下。
躺椅上,杨墨捏起一颗红的诱人的草莓吃下,一边感觉着味蕾的满足,一边翻着一本这时代的高中语文教材。
这是一本16开的标准书本,封面上是一组江南民居的线条画,每本的区别就是画的颜色。
高中阶段是四本语文,但是封面上写的是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
这时的初高中都是两年,语文教材的前四册是初中知识。这语文课本的内容都是分版块的,像是诗歌板块、文言文板块、小说板块等,不像后世是穿插的。
教材里的内容有很多是和后世重合的,杨墨也学过,像是诗歌板块的沁园春·长沙,致橡树等,还有文言文板块的《过秦论》这种。
忽然之间看这些知识,杨墨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而且心里还有一种淡淡的回味情怀。
吃完了果盘,喝了一杯“井水”,杨墨放下书本,出了空间。
外界,天昏沉沉的,即使套上大衣,和空间里的差距也特别明显,这么忽然的出来,对于意志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杨墨拎着暖壶到老虎灶打了两壶热水回来,然后开始准备晚饭。
晚上也不想整的特别费事,杨墨准备的是东北乱炖。
酸菜切成细丝,放入冻豆腐和白肉片,最后又放上一些血肠,炖了小半洋锅。
底下是菜,上边杨墨准备的是小花卷,每个只有小孩拳头大,不过花扭得特别好看,一个个精致的很。
等点着火,一切准备就绪,苏阳也回来了。
看到杨墨再忙,就赶紧要过来帮忙弄火,沪市用的是煤球炉子,不好生火。
杨墨不用:“都弄好了,你就别沾手了,问了吗,有吗?”
苏阳点头:“有,今年后勤处中秋的酒票还压着呢。”
后勤是酒票和糖票二选一的发,工人们选糖票的多,酒票的少。
杨墨:“怎么买?”
苏阳:“可以用糖换,也可以买。一斤白糖换5张,单买3毛钱一张。”
杨墨开始考虑了,其实她更想用糖换,毕竟更直接,可是,若是拿出来太多糖,又怕被人惦记上。
杨墨:“用钱买吧,3毛钱也不贵,他有多少张。”
苏阳:“600多张。”
杨墨有些惊愕:“这么多?”
苏阳:“2000多人的厂子,这点票还多?”
杨墨:“都买了是不是有些高调了?”
苏阳:“不会,这点东西不算啥。”
杨墨:“行,那就都买了,100多块钱值。”
苏阳:“看你这样还有点不满足啊。”
杨墨:“你不知道这时候的茅台有多珍贵,要是可以,我都想把沪市买空。”
苏阳看着杨墨一副豪言壮语的样子乐了:“没看出来,你还挺有气势。”
杨墨白了苏阳一眼,递给他300块钱:“给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