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士卒见状,便暂停了杀戮。随后,他们都看向李怜云,等待着李怜云的指示。
要是放在以前,按照李怜云一贯的行事风格,对于这些降卒他要么收编,要么发配为奴,并不会赶尽杀绝。但是这一次,李怜云并不打算这么做。毕竟,现在军中缺粮,他不想再增加几百张吃饭的嘴,而且,他心中也很清楚,只要冒顿不死,这些匈奴人是绝对不会真心投降的。
思索片刻之后,李怜云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随后他便朝着燕军士卒大手一挥。
燕军士卒见状,立即明白了李怜云的意思。他们再次举起兵器,展开屠戮。过了没多久,这些幸存的匈奴骑兵便被斩杀殆尽。
随着匈奴先锋部队的全军覆没,樱桃沟东侧的战斗终于结束。原本充斥着喊杀声与哀嚎声的樱桃沟也瞬间沉寂了下来。
急于率兵增援的冒顿正大声呵斥着冒死谏言的右贤王与右大将,尚未觉察的局势的变化。
不过,挨骂的右贤王倒是发现了异常。他立马打断了冒顿的呵斥,惊慌地说道:“大单于!您听!”
冒顿没好气地问道:“听什么!?”
右贤王立即指着燕军大营东面说道:“大单于,方才那边激战的声音听不见啦!”
冒顿这才有所警觉,他急忙竖起耳朵聆听了起来。细听之下,他发现燕军大营的东面果然没有了激战之声。
这一刻,冒顿终于有些慌了神,他意识到左大将的先锋部队很有可能已经全军覆没。现在他就是想去救援,也没有救援的目标了。
此刻,冒顿是既愤怒,又震惊。让他愤怒的是,李怜云不仅断他一“臂”,而且还一口气吃掉了左大将麾下的五千余骑兵。而让他震惊的是,从战斗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一刻的时间,李怜云便已经全歼他的先锋部队,此等战力何其恐怖。
方寸已乱的冒顿,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地,既没有下令进攻,也没有下令撤兵。
右贤王见状,急忙劝谏道:“大单于!左大将完啦!咱们赶紧撤吧!”
右大将听罢,也急忙附和道:“是啊大单于!燕军刚刚消灭了我军先锋,他们现在势头正旺,一会肯定要杀过来!好汉不吃眼前亏,咱们赶紧撤吧!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右大将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由远及近向他们传来。
冒顿听罢,这才回过神来。面对大举压上的燕军,他很想跟李怜云大战一场,以解心头之恨。但是他也明白,此时与燕军死磕到底,他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经过再三权衡,冒顿还是选择妥协。他对传令兵吩咐道:“传令各部,后队变前队,班师回营!”
听到冒顿的撤兵命令,右贤王与右大将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这一战,李怜云以伤亡不到两百人的极低代价,一举歼灭了包括匈奴左大将在内的五千余名匈奴先锋骑兵。而这些匈奴骑兵的战马则成为了燕军的口粮。只要燕军合理分配,这五千多匹战马足够他们撑到辎重部队赶到之时。至此,燕军的粮草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反观冒顿这边,自从此战失利之后,他就变得非常谨慎,除了偶尔派出小股部队刺探军情外,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命令部队龟缩在大营。
不过,冒顿也并没有因此打消东征的念头,毕竟他现在还手握十二万大军,足以跟李怜云一决高下。
此后,两军再次展开对峙,谁也没有发起太大的军事行动。
两个月之后的一天清晨,李勇刚刚吃完早膳,便兴奋地一路小跑到了李怜云的神武军大营。
“三弟!三弟啊!”人未到声先至,不等李勇进入中军大帐,正在批阅公文的李怜云就听到李勇洪亮的声音。
“大哥!何事让你如此兴奋呐?”当李勇进入大帐之后,李怜云立即放下公文,快步迎了上去。
李勇举起手中的一卷竹简在李怜云的眼前晃了晃,并笑着说道:“三弟!你猜猜看!”
毕竟是亲兄弟,虽然李勇故弄玄虚,但李怜云倒是乐得跟他配合。他先是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随后便脱口而出地说道:“莫非是北迁之事办妥了!?”
“三弟果然聪明!”李勇赞了一声,将竹简扔给了李怜云。随后他便走到一旁坐了下来,说道:“这是柳城送来的急报,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李怜云听罢,走到李勇身旁坐下,随后便翻看起了竹简。
李怜云的猜测没错,他从竹简上汇报的内容得知,三郡的百姓与士卒已经全部北迁,数百万的老百姓被分别安置在了山戎六城以及东胡四城。平刚城的五万苍狼军则驻扎在了柳城外围。另外,三郡府库的全部物资与金银财宝也全部转运至了柳城的府库。
看完奏报之后,李怜云惊喜地说道:“太好啦!终于完成北迁了!那咱们就可以放开膀子干了!”
李勇点头笑道:“是啊!咱们熬了三个月,终于熬到这一天了!”不过,李勇刚刚说完没多久,他脸上的笑容却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表情。
李怜云见状,疑惑地问道:“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北迁即已完成,你还有什么顾虑吗?”
李勇思索片刻之后,摇头说道:“北迁完成固然是了却我们一桩心事,不过,冒顿麾下可是还有十二万大军呐!他们战力并未受损,恐怕不好对付!我们该如何退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