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襄收拾妥当之后,戴上帏帽出门了。
安京城还是原来的安京城,却变化良多,她走走停停,看着忙忙碌碌的摊客,百姓的生活似乎还不错。
她先去了海储阁一趟,询问之前寄存的物件,被告知早在十二年前便遵客嘱交付到了收件人手中。
从海储阁出来,思绪有几分绵长,于她而言也有六年了,无甚好纠结的。随后便去了雁归楼,寻了个雅座,叫上一壶好茶,凭栏倚坐看江水滔滔,听车马人声。
这边悠然自得,临着屏风的另一边,却只捏盏静坐,气势凛然。
... ...
“爷怎不去打个招呼?”小六子偷偷跟张琪咬耳朵。
小六子也二十六七了,嘴碎八卦的习惯还是改不了。张琪抱剑在前,面无表情:“爷,自有打算。”
“也不知道今姑娘还记不记得爷,都十二年过去了,不会忘了吧!”小六子碎碎嘴。
张琪一脚踩在他脚背。
“嘶—”小六子吃痛,惊呼出了半声,随后捂嘴。
沈故坐在前,习武之人耳力自然不差,耳尖微动,直直盯着前方,透过半透的棉麻屏风,思绪万千。
【难不成,她也忘了?】
今襄并未摘去帏帽,觉着有视线注视,转头望去,隔壁并未有人,以为是自己过于敏感错会了。
在雁归楼喝了一下午的茶点,见炊烟袅袅,起身回家。
今襄在小院住了小半月,日子过得清净安逸,除了李桢为送户籍来过一次之后,便只她一人了。
没几日,她再次遇见了故人,只不过见面的时机有些... ...尴尬。
... ...
这是还要从隔壁八卦的碎嘴子刘寡妇说起。
刘寡妇早年没了丈夫,只一个大龄鳏夫儿子,其子在京做学徒。有了些积蓄之后,便将老母接来同住,后又娶了妻,不过其妻过门没几年便因病去了。
刘寡妇母子只一间简陋小院,正巧就在今襄所住斜对街。她腿脚不好,又有儿子赡养,便常常走街串巷,吃瓜八卦。
今襄一搬来,便盯上了她。只是她出入总带着帏帽,好几次上前询问,仅对其点头示意,疏远客气。
刘寡妇心气高,儿子愚忠,养成了她一副野蛮不讲道理的脾性,多年来乡下的粗鄙之气随着年纪愈发严重。见今襄身段不错,又只孤身一人,日日早出晚归,想起家中的鳏夫儿子,便动了坏心思。
... ...
一日今襄出门,见周围邻居瞥眼看她,转身之后又指指点点,她便知晓,这是身沾无妄之灾了。
上街后,给了附近乞丐几枚铜钱,了解事情真相,原来刘寡妇造谣她是某位京中官员养在外的外室。
今襄听闻后,很是无语。
从古至今,最不乏空口白牙污蔑人的造谣者。她可不是什么白莲圣母,既然人以言污我,自然该同“礼”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