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也没有舍得吃,把放到嘴边的面饼也塞进了自己的怀中,然后对着太后和玉皇连连作揖致谢。
太后问:“你们是哪里人士,为什么流落至此?”
中年男子说道:“我叫马丰年,北襄人,这是我的儿子马忠,只因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未收,父母和妻子相继病饿而亡,万般无奈,我带着年仅五岁的儿子逃亡至此。”
“啊!还有这种事情?”玉皇不禁发问,这情况颠覆了他的认知:“北襄大旱数年?这是么情况?”
“是的少爷,都大旱数年了,天不下雨,河水干涸。我们老家如今是饿殍遍地,乡亲们但凡是能够挪动的都是背井离乡,逃荒在外。”男子说。
“我来问你,你说你是北襄人?”太后问。
“是的。”
“请问,北襄大旱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三年多。”
太后若有所思:“三年前至今好像是朝廷已经多次发放赈灾粮食到北襄了,怎么你说的情况那么凄惨?朝廷的赈灾粮款还不够灾民度过荒年?”
“什么?朝廷到北襄赈灾放粮?”
“是啊,赈灾放粮。”太后肯定地点头。
男子摇头说道:“没有见过。”
“赈灾粮款你没有见过?怎么会?”太后不解地问。
男子叹气道“哎,世道艰难,世态炎凉啊,贪官污吏层层克扣,到了百姓手中啊……只要是能够 看到几捧细糠已经是万幸了,反正我没见过,我们邻近的村庄百姓都没有见过什么朝廷赈灾的一粒粮食 。”
“这……”
太后一时语塞,心情非常沉重。心想这天下,这朝中,怎么贪官污吏就是屡禁不止呐,简直是太气人了!老太后想着多年以来朝廷的责任和治理天下的诸多艰难,想象着灾区百姓面对灾难降临时的无奈和背井离乡忍饥挨饿的凄惨景象,脸上阴云一片。
“唉……世道艰难,民不聊生啊!”男人叹息。
玉皇问:“叔叔,你们这是准备到哪里去?”
男人摇头:“不知道,走到哪里算哪里吧!”
“可是叔叔,看你像是生病了呢!”玉皇望着眼前皮包骨头面黄肌瘦的男人说。
男人看着玉皇说:“我没病!”
“没病能是这样?”玉皇不解。
小男孩说:“我爹这是饿的。”
“饿得?”玉皇听了,心中更加吃惊,心说人怎么能够饿成这个样子,太可怜了。
太后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
两个难民见状,向他们点头致意,口中说着:“谢谢好人!一生平安!救命之恩永生不忘!”转身率先离开。
太后和玉皇几乎异口同声道:“且慢!”
两个人惊异回头看着玉皇和太后。
玉皇和太后不禁互相对视着。
太后似乎猜中了小玉皇的心事,微微点头示意,心中说道,这一下哀家倒要看看我的大孙子怎么表现了。
只见玉皇从包裹中拿出了一半的面饼子和肉干,送到小男孩手中。
小男孩接过手中的干粮,惊异地看向小玉皇。
“你……这……”小男孩口中嗫嚅,眼中满是感激。
趁着玉皇和一对难民交谈时,太后绕到树后,从身上摸一块布帛,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然后又将布帛塞进一处树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