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之时,湖光山色绝美。
苏秦饰演的伍千里从部队回家探亲,湖面上重现了古诗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盛景,把传统东方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镜头下渔舟由远及近、远山缓缓出现。
老船夫摇着橹,伍千里坐在船头抱着一个罐罐,目光中透露着回忆和哀伤。
“你的罐罐里装的谁啊?”
老船夫的一句话,就透露出在这个时代下生离死别的常态,老百姓已经司空见惯。
“我哥。”
两个字。
重逾万斤。
突然间砰的一声的,船上的玻璃被石头砸碎,伍千里下意识地压低身体伸手摸枪,展现出一名老兵极其敏锐的危机意识。
但老船夫的一句话,很快就把他拉回现实。
“伍万里,你个小砍头的,回头让你爹收拾你!”
伍万里?
伍千里猛地看向河岸,正好与追着小渔船撒欢的弟弟四目相对。
“刘艄子,老子这石头专打你给我爹告的状。”
仅此一句,就把少年叛逆、嚣张、不服管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他叛逆的资本也很简单,就是扔石头扔得准,打水漂打得远。
这一特长也成为他日后在抗鹰援潮战场上成为神投手的基础。
然而接下来一个打水漂的镜头,就把易阳千喜折磨疯了。
“哥,你对打水漂的要求也太高了吧,我顶多只能打四五十下,可你要求至少打七八十下。”
苏秦并不急于反驳,而是给他拿出一则新闻。
“以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只是八十多下的时候有很多人时不时打破纪录,直到我国一个初中生把纪录提高到一百多下,然后又经常打出两百多下。”
“为了能让你把水漂打得更多更远,我还特地给你做了一些专门用于打水漂的石块,你试试。”
易阳千喜将信将疑地接过那叠呈现八块花瓣的石块,用力朝水面上一扔,石块在水面上打水漂的次数果然激增,眼看就要突破八十次。
他震惊地端详着手中的石块,惊讶道:“还能这么玩?只是改改形状就能让次数增加这么多?”
苏秦理所当然地说道:“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里面都包含着科学,这种八花瓣石块就能很显着地提升你打水漂的次数和距离。”
“打水漂这个镜头虽然简单,但是它对你后面的神投手人设至关重要,所以你必须练好。”
“我会安排一台摄影机专门跟拍,直到你打出合格的水漂,直到你做出令我满意的表演。”
给他安排好拍摄任务之后,伍千里继续去指导其余的镜头。
多场景同时拍摄他已经驾轻就熟,加上王平这个副导演在他的调教下可堪大用,这也是他的电影拍摄进度总能远超其他导演的重要原因。
等到易阳千喜打水漂的戏份拍好,正好夕阳西下,最适合拍摄儿子与父母重逢的戏份。
长长的河堤上,伍万里一边喊一遍狂奔。
“爹~~~娘~~~我哥回来了。”
镜头随着他的奔跑推进、切换,看着他从河堤跑到栈桥,一直追着他来到一艘渔船跟前。
“一对枯瘦如柴的老渔民愣愣地站在船头,眼神中既有对二儿子打仗归来的欢喜,又有看到那只骨灰盒后的恐惧和忧伤。”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伤亡3500万,多少村庄百户不存一,多少地区家家挂素缟。
幸的是二儿子回来了。
悲的是大儿子被二儿子捧在手上。
哐当一声,老母亲手中的铁盆跌落,身体无力地坐在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