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很是欣慰:“大家这么想,我很高兴。
行,那咱们就说下一件事。
阮棠同志不但要给咱们建新学校,还承诺免除村里孩子们的学费,让孩子们免费上学。
等学校建好后,大家都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你们也别说上学没用的话,看看阮棠同志和徐招娣同志,她俩就是从咱们村子里出去的。
上学有没有用,她俩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家都把目光放长远点,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去,不论儿子还是女儿。
只有上学才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以后端铁饭碗、顿顿吃白面。”
王福生说完又让阮棠讲几句。
阮棠清了清嗓子,冲众人说道:“福生同志说的很对,大家种了一辈子的地,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一辈子窝在村里,起早贪黑在地里刨食。
国家的政策变了,在外面赚钱要比靠种地挣钱容易的多。
不说非要端铁饭碗,就是做小生意,赚的也比种地挣的多。
再说,国家现在不是提倡科学种田吗?上了学,学到知识,才知道怎么科学种田,挣更多钱,过好日子。
所以,我希望学校建好后,大家都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去。
只有上学,孩子们才能走出村子,看到外面的世界。
如果大家担心离开村小,负担不起后面的学费,那也不是问题。
可以让福生同志跟徐招娣同志联系,只要情况属实,我们会一直资助孩子们到大学毕业。”
闻言,村民们纷纷鼓起了掌。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
再说,阮棠还承诺给孩子们免学费,甚至还能供到大学毕业。有了阮棠的这个保证,村民们全都动了送孩子去学校的念头。
毕竟阮棠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人家考上了大学,离开了村子。
接着,王福生便告诉村民:阮棠打了一头野猪,请大家吃杀猪菜。
村民们高兴的欢呼起来,虽然日子比过去好了很多,可过的依旧紧巴。现在阮棠请他们吃免费的肉菜,能不高兴吗。
……
阮棠和阮逸在村里待了两天,离开的时候,牛车上装满了热情的婶子们塞给她俩的山货,让两人都有种回娘家的感觉。
王有赶着牛车将她俩送到了县城入口,阮棠谢绝了王有送她俩去车站的好意,让王有回家了。
跟王有分开后,阮棠和阮逸去了趟邮局,将山货寄回了家。
然后两人坐上班车去了隔壁的松岭县,找到了在松岭中学当老师的甘春梅。
看到阮棠和阮逸,甘春梅惊喜不已。立马跟领导请了假,带着阮棠和阮逸回了家。
路上,甘春梅告诉两人,毕业那年,她跟丈夫回到松岭不久,就怀了二胎。
丈夫李方为了照顾她,也为了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县城租了座院子,做起了小买卖。
现在,他们一家四口已经在县城安了家。
甘春梅的大儿子上了中学,小女儿今年刚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