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郑文轩按照约定赶往临安城的驿馆与师父会合,并准备顺便将昨夜写给云凝蓉信寄出去。
清晨的街道上,朝阳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来往行人并不是很多,大多是些早起出门买菜的妇人。
几个妇人结伴同行,边走边聊,突然其中其中一个神神秘秘地说道:
“你们听说了么,刘扒皮前两天被人杀了。”
“杀得好,这个刘扒皮作恶多端,仗着有点臭钱为祸一方。去年大旱收成不好,他手下的佃户老尹交不上租,竟然被他活活给打死了,之后还把老尹的女儿给卖到了青楼里。”
“只是可怜那苦命的尹姑娘,打小就没了娘,如今相依为命的爹爹还被打死了,自己还被卖到了那么个地方...唉,真是作孽啊!刘扒皮这个畜生,死了活该。”同行的另一个妇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郑文轩与几人擦肩而过,听见她们的议论也没太关注,只是在心中暗道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便继续向驿馆行去。
“徒儿,来得挺早么。”
郑文轩来到驿馆刚刚将书信交给驿卒,身后便传来了徐先生的声音。
郑文轩闻言转过身,就看到徐先生和梁承武一起走进了驿馆,他连忙上前向两人请安。三人寒暄了一会儿后,梁承武便去同驿卒租借三人赶路所需的马匹。
看到梁承武拿出的镇武司令牌,驿卒自然是不敢怠慢,牵出了驿馆最好的三匹马交给了梁承武,马匹到手,郑文轩三人也不拖沓,匆匆踏上了前往洛京的旅途。
大周朝自开国皇帝周太祖上官承德起,传承到如今的第四代皇帝周成祖上官泰,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经过了这百余年的励精图治,大周朝的国力鼎盛,百姓安居乐业,堪称太平盛世。
而作为大周朝京师的洛京更是极尽繁华,平日里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不绝于耳,茶楼酒肆传出的说书声、小曲声余音绕梁,经久不绝。
就在郑文轩三人从临安出发的三日后,洛京中心的皇宫泰承宫东门处,镇武司的另一位指挥同知上官忠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
上官忠看起来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身形壮硕,坚毅的眼神配上硬朗的国字脸只是简简单单地站在那就显得不怒自威。
他本是一名孤儿,因为习武天赋上佳,从小被皇室收养,赐名上官忠,自幼由大内高手贴身教导,如今一身修为也已达到贯通境的巅峰。
上官忠打小作为当朝皇帝上官泰的伴当一同长大,两人之间情同兄弟,他今年其实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岁,只因一身高明的内功修为才让他显得比较年轻。
而且上官忠一直未娶,独身一人,绝对地忠诚于上官泰,也同样获得了上官泰信任,甚至给予他随意出入皇宫大内之权。
在镇武司内,如果说徐先生是武力上的天花板的话,那么上官忠就是权力上的天花板。
当初镇武司组建起来的时候,便是以上官忠作为绝对的核心,徐先生更像是挂着指挥使名头的客卿。
多年来镇武司的事务一直都是由上官忠负责,徐先生也乐得清闲,逍遥自在地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只负责在必要的时候出手。
此次上官忠进宫的原因,是因为收到了徐先生六百里加急的捷报。
兴杭府位于江南富饶之地,白龙坞却已在这里兴风作浪多年,朝廷一直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如今白龙坞被剿灭,还了兴杭府一片青天,如此重要的喜事自然要第一时间让身为皇帝的上官泰知道。
上官忠拦住了一个路过的小太监,问明了上官泰此时正在御书房批改奏折,便风风火火地向着御书房赶去,果不其然在御书房门口他看到了上官泰的贴身侍从张松。
上官忠向张松抱了抱拳说道:“张公公,劳烦你去禀告陛下,就说上官忠求见。”
张松知道上官忠与皇帝陛下的关系非同一般,不敢怠慢,连忙进了御书房报信,不多时便出来向上官忠回道:
“上官大人,皇上宣你觐见。”
御书房内,上官泰看到上官忠进来后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道:
“阿忠,好久不见了,这次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啊?”
上官忠双膝跪地一脸喜色地说道:
“启禀圣上,徐指挥使在兴杭府攻破白龙坞大寨,白龙坞三名匪首一人被擒两人被当场击杀,其余匪众也非死即擒。”
“如今水师将领正率军肃清白龙坞的其余据点,徐指挥使也正在回京复命的路上,臣这里有徐指挥使的奏折一份,请陛下过目。”
说罢他便将奏折呈给了上官泰。
上官泰闻言龙颜大悦,兴奋地接过奏折说道:“阿忠,起来吧。”
随后上官泰便聚精会神地看起了奏折,不多时,他便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力道之大甚至连桌子上的奏折都是微微一颤,之后他语气欣然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