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属于一个小小的县城,她距离保定府很近,距离首都北京也不远。
县名更是历史悠久,据说是汉高祖刘邦命名,取“安邦定国”之意,宋朝时期又被称为“祁州”。
安国声名远播,因为她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文化发祥地,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
安国之所以有名,也和县里的“药王庙”息息相关。
药王庙里埋葬的邳彤,是汉皇帝刘秀的得力大将,他擅长医术,当年追随刘秀南征北战,后驻守在此地,他为当地百姓无偿诊病,宣扬中医,并教给百姓们种植草药,死后被葬于安国南关。
《药王庙》是所有安国人心目中的圣地。
时光荏苒,到了现代,安国县分设了6个镇,祁州成了安国县的六镇之一,王荣梅就是祁州镇下的一个普通小村的村民,村里没有什么特色,不靠山不近水。
但相传古时候这个村出过很多的大官,所以名字起得很有特点,叫仕途村。
在七十年代,每个村子为一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按人口或区域分成若干个生产小队,每个队设有小队长专门负责各自小队的劳动分配和计分,并管理下辖的队里的各项事宜。
全村人巴巴地靠着工分过日子。
王荣梅家属于三队,集合地点就在王荣梅家西边不远处的十字路口。
在十字路口,集合的村民们自动分成两拨,男人们凑在一起或站或蹲在不远处的墙根下,蹲在墙根下的一溜排开,多数都是在吞云吐雾。
因为穷,他们吸得可不是真正的烟叶子,而是树叶子,或者番薯叶子晒干后搓烂存在烟袋里当成了烟叶子来抽。
那滋味带苦还特别的辛辣,但男人们仍旧乐此不疲,还美滋滋地相互交流着搓叶子的经验。
天底下最热闹的地方永远是女人们多的地方,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是真的不能再真的真理。
她们挤在一起,有的在大声斥责着在人群中穿插嬉闹的孩子,有的高声谈论着外村发生的各种小道消息,有的趴着肩膀在小声说着秘密,人生百态,看女人足矣......
当王荣梅领着一大家子出来后,立刻引来了人们的目光,有的戏谑,有的不屑,有的不冷不热,女人们永远不缺那个八卦的心。
前邻胡木森媳妇首先发问,她尖着嗓子说道:“我说荣梅妹子,你这样不行啊,家里有个大小子不出来上工,小的却出来干,你这偏向有点没边了吧,小心孩子大了记恨你!”
以前王荣梅特别讨厌胡家媳妇,就是因为她说话从来不留情面,总是直戳人家心窝子。但是今天的王荣梅听了,却从她的话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关心和不安。
是啊,她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初感觉总是针对她的乡亲们,何尝不是都怀着一颗朴实的心,想把自己的家人照顾的好些,想吃的更饱一些呢。
只听另一个人说道:“人家大小子又没闲着,在学木工呢,人家木工老六说还给工钱呢。”
给工钱吗?那只是为了说着好听而已。
王荣梅对着胡家媳妇笑了笑,对她说道:“中午下了工我就去告诉老六,不学了,三年的时间,不管能不能出徒,都该到此为止,回家种地了。”
“唉,这就对了,一个壮劳力老这么闲着可不行,少挣多少粮食啊!”胡家媳妇说道。
这时和自己关系处的一直不错的老彪媳妇走了过来,说道:“荣梅啊,你终于转性了啊,说你多少次就舍不得让六斤下地,非让他去学什么木工。”
“家里那么多孩子,哪个不张口要吃的,你心疼他,他知道心疼你吗?你一大把岁数了还下地挣工分挣口粮呢,他一个正当年的大小伙子却整天东游西荡,你知道乡亲们背地里都说你惯子如杀子,不能这样的。”
王荣梅深以为然,当初的自己怎么就听不进去这些金玉良言呢!她站在人群中,看着周围的熟悉面孔,心里感到很亲切。
小队长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开始分配一天的工作,在热闹声中大家依次序领了工具,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向着目的地而去。
开春了,地里的活计和昨天一样,挖粪肥、用小车拉粪肥去地里,撒肥、翻地。
七十时代,地里用的肥料都是粪肥,化肥还没有普及。
给正待返青的麦地全部进行细致的撒肥工作,耐心的人还会一点点打散,让肥料均匀的铺在麦地里,毕竟全家的吃食全靠这麦子了。
所有的空地也要撒肥,然后等着那些男人们赶着牲口或者用铁锨过来把地来翻一遍,让肥料和土混合,为种菜、种花生等做准备。
人们分工合作,费劲的一般都是男人们上,毕竟费劲的活挣的工分要多些。
王荣梅和三名妇女一组,两人挖粪装车、两人负责把粪拉到千米外的地里,然后再由别人撒到地里。
沤好的粪肥一挖开,立即热腾腾的热气和独有的味道铺面而来,弥漫在空气中,钻进人们的鼻孔,附着在人们的身上。
王荣梅和老彪媳妇经常一起组队,这次也不例外。
身后时时飘来粪肥特有的腐烂味道,熏人欲呕。
王荣梅拉着平板木车,绳子套在肩上,两手扶把,老彪媳妇旁边也套了拉绳在身上,像牲口一样弓着身子向前用力,两人低头闭嘴,谁也不说话,一说话那股子臭味就就会乘势钻进嘴里。
把车拉到地头倒掉后,往回走时就轻松多了,浓烈的臭味也没有了,两人开始说起了闲话。
忽然,老彪媳妇神秘地凑近王荣梅,说:“诶,嫂子,你知道不,邻村昨天让人给抄了好几家,说要破除封建迷信!他们偷偷在家拜佛像,这不活该被抓呀。”
“人在村子里批了一天,说要游街示众七天,可是丢死人了。”
老彪媳妇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王荣梅,低声说:“嫂子,可能有人举报吧?要不,人家怎么一抓一个准儿呀?”
王荣梅心里“咯噔”一下,自家信教,肯定会有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