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细作得知了此事后,报告给了川中。孔明听到后大喜,说:“我早就想打魏国,但是总有司马懿指挥雍、凉两地的兵力,这次既然中计被贬,我还有什么担忧呢!”第二天早上,后主召集了朝廷官员朝会,孔明站了出来,并朗读了《出师表》。表中说到:“臣认为:先帝创建事业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益州地区疲惫不堪,这真处于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期啊。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松懈;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生忘死,是由于追念先帝的特殊的恩遇,想在您的身上来报答啊。陛下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振奋有远见的人的志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道路。宫中和府中都是一体的;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作恶违法的人,和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奖惩,以显示陛下公正不偏的治理;不应该有所偏袒,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都是良实之士,志向忠纯,所以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在我看来,宫中的大小事情,都应该咨询,然后实施,必定会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评议举荐向宠担任中部督。在我看来,军营中的一切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得他的意见,然后去施行,就一定能使军队和睦相待,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落失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忠贞不渝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可以指日可待了。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激,进而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在危难关头接受使命: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恐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损害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鼓励三军统帅,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我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兴复汉室,归还旧都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审慎地衡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向陛下献上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任务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失职,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明察接受中正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的诏书。臣下不胜受恩感激!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后主刘禅看了奏表后说:“丞相南方征战,经历许多艰难险阻;才刚刚回到都城,屁股还没坐稳,现在又打算向北征讨,这样恐怕会劳神伤身。”孔明回答说:“我受了先帝的重托,没有一刻懈怠过。现在南方已经安定了,不用再担心内部问题了。如果不在这个时候讨伐敌人,恢复中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突然,太史谯周走出来说:“我昨晚观察天象,北方的旺气和繁盛正在增强,星星和光芒都变得更加明亮,现在不适宜进攻。”他顺便问孔明:“丞相您明白天文,为什么还要强行呢?”孔明回答说:“天道常变,怎么能拘泥不变呢?我现在先驻守汉中,观察敌方的动向,再决定行动。”谯周极力阻止,但是没有成功。于是孔明留下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人做侍中,管理宫中的事务。他还留下向宠做大将,统领御林军马;蒋琬做参军;张裔做长史,管理丞相府的事务;杜琼做谏议大夫;杜微、杨洪做尚书;孟光、来敏做祭酒;尹默、李譔做博士;郤正、费诗做秘书;谯周做太史。内外的文武官僚一百多人共同管理蜀中的事务。
丞相接受了诏令,回到丞相府,传唤各位将领过来听令: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张翼;牙门将,裨将军王平;后军领兵使,安汉将军、领建宁太守李恢;副将,定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吕义;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右军领兵使,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抚戎将军、关内侯张嶷;行中军师,车骑大将军、都乡侯刘琰;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中参军,安远将军马谡;前将军,都亭侯袁綝;左将军,高阳侯吴懿;右将军,玄都侯高翔;后将军,安乐侯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杨仪;前将军,征南将军刘巴;前护军,偏将军、汉城亭侯许允;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右护军,偏将军刘敏;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官雝;行参军,昭武中郎将胡济;行参军,谏议将军阎晏;行参军,偏将军爨习;行参军,裨将军杜义,武略中郎将杜祺,绥戎都尉盛孛攵;从事,武略中郎将樊岐;典军书记,樊建;丞相令史,董厥;帐前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以上所有官员,都跟随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人员安排已定,又派遣李严等人守卫川口以防东吴。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伐魏。
忽然有一位老将冲进来,厉声说道:“虽然我年迈了,但我还有廉颇的勇气和马援的英雄气概。这两位古人都不服老,为什么不让我上啊?”大家看了过去,发现这是赵云。孔明说:“我自从平南回来,马孟起就病死了,我十分惋惜,觉得这就像失去了一条胳膊。现在将军年纪已经很大了,万一稍有差池,就会动摇自己一生的英名,减弱蜀中的战斗力。”赵云厉声说:“我自从跟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就冲在最前面。一个大丈夫如果能死在战场上,那是一件大幸事,我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我愿意当您的先锋!”孔明再三劝阻不住,但赵云说:“如果不让我当先锋,我就去撞死在台阶下!”孔明说:“既然将军要当先锋,就必须要有一个人跟您一起去。”话还没说完,一个人应声说道:“虽然我不才,但是我愿意帮助老将军,一起率军前去打败敌人。”孔明看过去,发现这是邓芝。孔明大喜,马上调派了五千精兵和十个副将,跟随赵云和邓芝出发了。
孔明出征,后主亲自为他送行,送到了北门外十里。孔明向后主辞行,军队的旌旗遮蔽了原野,戈戟刀枪如林,率领军队望着汉中地区进发。与此同时,边境的侦察已经得到了消息,将此事报告给了洛阳。这一天,曹睿召开朝会,近臣禀告说:“边境的官员报告说,诸葛亮率领三十多万大军,进驻汉中,并令赵云、邓芝等人作为先锋军,率军进入境内。”曹睿大吃一惊,问群臣:“谁可以作为将领,来退却蜀军?”突然,有一个人应声说道:“臣的父亲死在汉中,我一直切齿仇恨,至今未能报仇。如今,蜀军入侵境内,臣愿意带领我的部下勇将,请求陛下赐予关西的军队,前去破敌,为国家立功,为父报仇,就算万死也不会后悔!”大家看着他,原来是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他的字是子休,性格非常急躁,又非常吝啬,幼年时和夏侯惇一起成为了养子。后来夏侯渊被黄忠所杀,曹操怜悯他,让他娶了清河公主,成为了驸马,因此在朝中备受钦敬。虽然掌握着兵权,但从未亲自参加过战斗。当时他自请出征,曹睿便命令他当大都督,调遣关西的军队前去迎战。司徒王朗谏言:“这不行,夏侯驸马素来没有经历过战斗,现在把这么大的任务交给他,不是很合适。更何况,诸葛亮非常聪明,精通各种策略,不容易轻易对付。”夏侯楙驳斥道:“司徒难道是和诸葛亮串通好了,想做内应吗?我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了各种策略,精通军事学。你们怎么能欺负我年幼呢?如果我不能生擒诸葛亮,就发誓不回来见天子!”王朗等人都不敢说话。夏侯楙告别了魏主,星夜赶到了长安,调集了二十多万关西的军队,准备迎击孔明。正是:欲秉白旄摩将士,却教黄吻掌兵权。
现在还不知道胜负如何,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