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个轲比能,一见势头不对,就立即迁往大漠深处,并且向鲜卑各部示警。
原本大家还都在嘲笑轲比能软弱,啥时候汉军这么强悍过?结果等步度根、素利、弥加、厥机各部分别跟汉军交战,甚至见到了青龙骑兵那来去如风的战法,他们都对轲比能佩服起来。
轲比能跟汉军打了几场,居然还没死多少人,这就已经很强了好吗?而且陆续大战,轲比能成为了在他们撤退路上接应的部队。
可其实跟轲比能接战的去主要以麴义的并州军为主,匈奴人就是跟着打酱油的,这时候的匈奴刚刚死了大汗,还在恢复阶段。
接连大战,鲜卑被打怕了,汇聚在了一处,推举轲比能成为鲜卑新的共主,成为了整个鲜卑的单于。
而管宁则选择了保守战略,他将军队驻扎下来,下令就地建城。更是向草原派出了大量商队,支持这些新城池的建设。
同时,这些商人也开始与匈奴和乌桓大量贸易,帮助匈奴和乌桓恢复生产,增强战力。
管宁的战略白加能够看得出来。
通过新建城池来增加占领地的实际控制,驱使乌桓和匈奴对鲜卑不断作战,而汉军则是在关键时刻参与决战。
之所以草原边患不绝,那是因为草原总要有主人,而汉人从来没有真正在草原上立足过。
随着新城的城墙崛起在草原,杀胡令随之而来。
当然,这道命令的实际名字叫《对有罪鲜卑诛杀令》!
管宁将鲜卑分为两种,一种是参与过对大汉劫掠且不知悔改的有罪鲜卑,一种是认错悔改,并且不是主动参与对大汉劫掠的鲜卑。
但是这个怎么区分?抱歉,最终解释权归管宁所有。
而对于有罪鲜卑,一个鲜卑男人的头颅,可以兑换法币五两白银;一个鲜卑男人可以兑换法币六两白银,一个鲜卑女人可以兑换法币八两白银,孩童折半。
一时间,整个鲜卑都掀起了腥风血雨。简直草原上养马都不如去抓鲜卑俘虏,就算是屠杀一个群落,那得到的收益都要好过辛苦劳作一年。
有匈奴人感慨,“早知道鲜卑人这么值钱,干嘛还要抢大汉呢?没必要啊!”
管宁的战略方针,就是要用金银,高额的报酬,来搅乱草原。让匈奴、乌桓和强大的鲜卑厮杀,用汉军来保证匈奴和乌桓的安全,保证他们可以全力对鲜卑作战。
怪不得是对峙,这不是互相对峙啊,这是在让对手不断流血。而对于管宁来说,这根本没付出太多。
送出去的都是青龙法币,印多少有多少。而这些草原人想要获得物资,还是只能向青龙军来购买。
所以只是来用物资勾引乌桓、匈奴来向青龙军买东西,而且物价都在管宁手里。发现乌桓、匈奴没了打鲜卑的动力,那只要涨价,动力就来了。
为啥涨价?对不起,我们的产量有限啊。
事实上,就是让你们不断的打,打架就变强。
按照管宁的战略,恐怕十年未必能平定草原。但如果有二十年,恐怕不但鲜卑没了,乌桓和匈奴也剩不下多少了。可能那时候的乌桓和匈奴就只剩下会打仗,其他的也都不会了。
怎么可以这样?
不,怎么可以这么慢?这根本就不需要太多军队。如果鲜卑再向边缘迁徙,恐怕大量军队都可以撤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