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鲜卑部,陈信便恨的牙痒痒,拳头不自觉的紧握。
但是陈信不知道的是,在辽东北面的是厥机部,并非与自己兵戎相见的素利部。
估计此时的厥机正在不住的打喷嚏呢。
了解完辽东郡的情况,最重要的任务来了,那就是这近六万百姓的安置。
“主公,我们带来的百姓太多,辽东恐怕没有一个县城能安置。”
闵纯通过查看资料和询问郡吏,知道在辽东,也就襄平城有三四万人,其余的县都是数千人。
带来的百姓比襄平的人口都多,要是强行安置,肯定会要出问题。
耿武思索片刻后,给出自己的建议,“伯典,将六万人分开安置,可行否?”
“辽东共领11县,若平均分配,每县要安置五六千人,单是县城重建就不是件容易事,恐怕也并非良策。”
这下陈信也为难了,哎,大意了,之前光想着要人,没想到安置他们这么麻烦。
现在想想,张角能安置这么多教众,那也很有本事啊。
还是理政性人才太少,闵纯虽然能力不错,耿武能算半个,若是平常的政务,他们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面对这种大决策,这两人还是欠些火候。
“主公,如此多百姓,我们何不新建一城?”
关羽突然的一句话,打开了新的窗口。
闵纯眼前一亮,“云长说的有理,主公,虽然新建城县需要批示公文,但是辽东地处偏远,相信刘刺史也能理解我们先斩后奏。”
陈信点点头,公文的事肯定没有问题,到时候给刘虞写封信,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新建城池的话,六万人都安置在一个城中,那就需要建一座大城。
还有这么多百姓就一定要建一座城吗?
也不行,自己可要在乱世到来之前,多收拢流民。
百姓人口非常重要,有了百姓才有税收,有了百姓才有兵源。
陈信拿出地图,不断的查看,思索着在哪里建城更为合适。
李允儿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陈信的背后,也在端详着地图。
地图虽然不像后世画的那么准确,但是也算详尽,起码的城镇、山川、河流都标记的非常清楚。
只见李允儿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且在陈信耳边小声低语道:“这里是本溪,这是鞍山、营口、大连、丹东,都是后世这些大城市所在,古人能将城建在这里而屹立不倒,肯定有他的道理。”
陈信心中兴奋不已,允儿说的太有道理。
若不是这么多人在场,真想狠狠的亲允儿一口。
最终陈信将地图放在众人面前,说道:“建一城难以安置六万人,我打算建三城。”
陈信指向襄平沿大梁河以东约百里的地方,“此地南靠千山,北临大梁河,靠近本溪湖,离玄菟郡也不远,可建一城,安置两万百姓,命名本溪。”
再指向大辽水出海口,也就是后世营口的位置,“辽水由此出海,地处平原,可作为内港城镇,两万百姓可安置于此,命名辽口。”
又指向辽东半岛的南端,“此地三面环水,乘船往西可到渤海郡,往南可至东莱,向东可以出海,此地连通广阔海洋,可安置两万人,命名大连。”
最后在辽东半岛的尖端,用力点了点,“这里有一座山,背靠辽东,隔海俯瞰我中原大地,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理应享受万世香火,保佑我华夏世代传承,此处可建英雄陵,安葬英勇就义的大汉勇士。”
陈信所指的地方便是后世的老铁山,只是现在还未被开发,这里还没被命名。
“云长,你协助文威,划分前往三地的百姓,将木匠、泥瓦匠等有手艺的工匠平均分配,石家村的百姓及铁匠就留在襄平吧。”
陈信这么安排,可不是偏向他们,而是襄平靠近铁矿,在这边打造兵器和铁器更加方便。
“伯典,尽快熟悉此四地地形特点,我们一起做出相应规划。”
“公绩、仲文,每地百姓先带一个月的粮食,你俩提前做足准备,明日让百姓休整一日,后日迁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