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打制成功。
曹操避开刘信,向南贩卖,逐渐打开市场,收获不菲。
董卓也好,曹操也罢,尽管在不断的想发设法扩大实力,但出发点还是为国效力,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帮助大汉平叛,获取战功,进而在仕途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
要说两人已经有了刘信那样的想法,显然是不可能的。
曹操自不必说,历史上直到把刘协接回许昌,野心才开始一点一点膨胀。
董卓也是如此,当初见到刘辩和刘协时,都被刘协这个小娃娃吓了一跳。
两人无不是把皇帝控制在手中之后才发生了变化,只不过对待皇帝的态度不同罢了。
。。。。。。
现在天眼在中原的体系已经非常庞大,虽然还在大清洗运动中,但是很多情报仍是源源不断的传向蓟县。
刘信对于曹操的商业作为不以为意,毕竟桌椅的工艺对于木匠来说,难度不大,你也就是比较敏感,而且有便利条件,能搞到样品,才早早抓住时机,成功仿制。
也就是各地商人,没你有便利条件,能拿到样品,等他们从市场上购买到实物后,同样能仿制出来。
这样也好,桌椅便能普及大汉,总比靠自己的微薄力量要快的多。
但是此事再次提醒了刘信,当即命蓟县警察局增加人手在工业区一带巡逻,还命周海多调派隐风成员暗中保护工业区。
荀攸和贾诩自从上次劝进后,仿佛着了魔一般,拿出十二分精神,协助刘信扩充实力。
两人一番商议后,贾诩已经到并州协助闵纯,更在刘信的授意下,贾诩作为并州军的军师,收复并州北部。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刘信名声在外,自从广发招募令以来,陆续从天南海北来了不少人才。
刘信在刺史府单独划出一个别院,作为面试的场所。
耿武要处理各项公务,沮授协助左伯忙活教育大计,因此刘信把面试人才的重任交给了荀攸。
这次招募人才,分类无数,刘信为了增加效率,初试分了三个房间进行。
初试通过者,说明有一定的才能,或者有一技之长,才能来过荀攸这一关。
在荀攸这里挂了名的,基本都可以分配到各个岗位。
若是遇到大才,或者拿不准的,荀攸会推荐到刘信那里,让刘信考察。
刘信知道,现在的文人对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念非常在意,就算荀攸已经表现出定会不论贫贱,唯才是举,但在荀攸的固化思维中,难免会漏过各行各业的人才。
就像荀攸此时带来的这位。
“主公,这人名叫王安,自称是养猪的,说他养的猪基本都能存活,而且体大膘肥。”
对于这个,荀攸是真没什么经验,哪怕是个养牛马羊狗的,即使自己不懂,但好歹吃过,也算是一技之长了,但是养猪。。。
不是没人想过吃猪肉,但是现在的猪肉有一股膻味,难以下咽。
尤其是现在都是烤、煮、炖,也没有后世的作料除味,就更难吃了。
荀攸也是按照刘信的意思,自己确实拿不准的,才推荐到刘信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