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早在袁绍大军进驻青州时,便察觉到事情的危机。
刚开始还不怎么确定,只能提高警惕,时刻关注着袁绍大军的动向。
但当袁绍军通过平原,兵进乐安后,孔融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自己手下只有万余将士,面对袁绍的两万虎狼之师,孔融没有丝毫信心,惆怅无比。
麾下大将武安国参加了讨董之战,虽然败给了张绣,但仅是伤到肩膀,并没像历史上那样,废掉手臂。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已无大碍。
但战力还没恢复到巅峰,而且北海一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北海还只有不到万名将士,分散各地,对于袁绍的两万大军,还真是小巫见大巫。
武安国再自大,再自信,也要结合局势而定。
见孔融愁眉不展,知道孔融跟刘信的关系匪浅,便劝道:“孔相勿忧,以孔相与燕王的关系,只要孔相向燕王请援,相信燕王不会置之不理,有末将在,定不会让袁绍贼军轻易打破我据县,只要燕军一到,击退贼军便不在话下。”
孔融大喜,当机立断,安排道:“宗宝,本官书信一封,你火速送往东莱。”
孔融只知道刘信已经接手了东莱,但不知道有多少军队在此。
若是没留军队,那就要从燕国调兵,恐怕要耽搁不少时间。
俗话说,兵势如火,孔融不能把身家性命完全放在刘信身上。
便看向一旁的小将孙邵,“长绪,本官再书信一封,你火速送到琅琊郡,务必亲手交给陶谦陶太守。”
“末将得令。”宗宝和孙邵齐齐领命。
镇守东莱的关羽见到宗宝,明确来意,同样不敢怠慢,当即书信一封,并带着孔融的书信,一同发往燕京。
燕京虽然没有刘信坐镇,但内阁及军部的效率依然极高,分析了当前局势和得失,最终达成一致,内阁及各部部长集体表决通过,命令青龙军团统帅关羽,率兵救援北海。
这便是燕国的中枢系统。
虽然内阁和各部在刘信不在的时候,有商议决断权,但最终的决议书上,要每个决策者签字,并且商议结果必须要让刘信知晓。
首辅程昱书信一封,将袁绍兵进北海及中枢的决定,详细阐述后,火速往洛阳送去。
刘信离开洛阳,出了虎牢关,刚过黄河,便收到了程昱的书信,看过内容,刘信不禁冷笑。
袁绍的动作还真迅速,这么短的时间,青州基本拿下。
东莱郡就是插在青州、兖州、冀州的一颗钉子,刘信不会让任何人染指,更不能让东莱陷入危机。
唇亡齿寒,孔融的北海能作为东莱郡与袁绍的缓冲带,再合适不过。
对于燕国中枢做出的决策,刘信非常满意。
当即下令道:“奉先、子泰,我们不走太行山了,往东靠近渤海走!”
吕布也看到了书信,当即激动起来,如此一来,很有可能与袁绍军对上。
救援洛阳,仅打了一场夜袭战,虽然主将王匡已经归西,但吕布没有当面斩杀王匡,心中始终觉得不爽,故而觉得洛阳这一战打的实在不过瘾。
即使玄甲骑才五千人,吕布也丝毫不惧袁绍大军。
听闻袁绍麾下有几员大将,若是真兵戎相见,定要斩杀袁绍麾下一两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