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奸巨猾的贾诩,自然不会让辛评占到多少便宜,最终,极其为难的从不接受释放任何俘虏,让步到对等交换。
也就是一家换一家。
看似对等,其实一点都不对等。
袁绍的一个儿子及其母亲,外带一个妾室算一家,也就是牵招或麴义的家眷仅能换袁绍的一个儿子及两个老婆。
就算加上麴义,那无非才换回袁绍的两个儿子及四个老婆。
没办法,袁绍身份地位在那摆着呢,就算牵招一家仅换袁绍一个儿子,在世人眼中,那也不吃亏。
当然,袁绍也可以大义灭亲,体恤属下,把换回家眷的机会,让给自家官员。
那这样就非常平等了,一家换一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袁绍若是只想着换回自己家人,而不顾属下,那属下的归属感可想而知。
而且一个儿子加上其母亲,外带一个妾室,袁绍这么多妾室,带谁?
如果袁绍把这个机会让给属下......这么多属下......把这个机会给谁?
贾诩不愧老奸巨猾,把人心算计的死死的。
不论袁绍如何选择,各种矛盾都会接踵而至。
贾诩胸有成竹,却手扶额头,做出深思熟虑状,好似很为难,良久才回道:“仲治啊,你与文若公达等人交情颇深,他们几人也一直苦求在下莫要为难于你,但这是在下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否则燕王回来,在下官位不保啊。”
不管怎样,贾诩能从没得谈,到开始松动,到最终做出妥协,辛评都看在眼里,看来就目前的筹码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不得不说,辛评作为颍川士族子弟,又被委以重任来燕国谈判,绝不是泛泛之辈,很是沉得住气,直到这个时候,才拿出其他筹码。
“好,牵招和麴义的家眷就如此说定了,过后就会安全送来,不过我冀州如此多人在燕国做客,所耗之数,难以估量,冀州虽战火刚熄,却也有些余钱余粮......”
辛评的话不可谓不艺术,不仅站在燕国的角度,为燕国考虑,还间接的提出了继续谈判的筹码。
贾诩则眉头一挑,来了兴趣。
要说内阁没考虑过这个吗?那绝对不可能,刘信一向把这个看的很重,有钱有粮,不仅是大战的保障,更是燕国实施各项政策的基础。
但自己提出来,和对方提出来,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主动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