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娄王城外,燕军围堵的水泄不通。
城内发生了政变,延忧一系及不愿归降延忧的大臣分立两派,剑拔弩张。
但挹娄剩余的兵力大多被延忧利用铁血手段,强制划到自己麾下。
那些心系挹娄王庭的大臣,无兵无权,也是无济于事。
于是再有许多人明哲保身,选择了投降延忧。
其余人的结局可想而知,被延忧这只逼急眼的疯狗一顿泄愤,灭门抄家,就连尸体都没给留下完整的。
完全控制王城的延忧,手上有着两三万大军,还有不少从城中强行征募的青壮,也有数万人。
国库的粮食撑上一年半载没有问题,再加上坚固的城墙作为屏障,有着天然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现在已经十月,东北的温度急剧下降,白天还好,还有个十来度,一到了晚上,必是零度以下,冻得人受不了。
即便燕军带足了过冬的衣物,但也抵不住再过几日的零下二三十度。
只要抗住一个月,不,哪怕是半个月,燕军必将无功而返。
这不禁让延忧重拾了信心。
但是,燕军如何会让他如愿以偿。
在兵临城下的当天夜里,燕军火器营便利用炸药包,将城门炸塌,随后大军蜂拥而入,直接给延忧来了个瓮中捉鳖。
慌乱中的延忧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生擒。
挹娄一战从此落下帷幕。
延忧从被生擒,到押到国内城,一路上只言不发,一直在思考着几个问题,“那天晚上也没下雨,为何会有雷声?”“城门守军都是自己的心腹,燕军是怎么攻进来的?”“一声巨响和燕军的突然闯入,吓得我萎了,以后怎么行房事?”
......
三国交界处,督军统帅刘信的营帐中。
刘信坐于主座之上,下面四人分站两边,心情忐忑无比。
其中一人刘信早已熟识,是孙坚身边的程普,从征讨黄巾,到联盟讨董,刘信跟程普已有数面之缘。
站在程普身旁的是,一位年仅十八、相貌俊朗、雄姿英发的少年。
而站在另一边的两人,无论从气质上,还是品相上,比起程普和少年差的不是一个档次。
原来,他们分别是长沙太守孙坚和徐州牧糜芳的人。
董卓派人前往各诸侯地界宣读封公诏书,孙坚和糜芳毫不犹豫的将宣诏的小黄门轰了出去。
但小黄门却根据董卓的意思,将诏书及一应仪仗器具留了下来。
孙坚看着小黄门遗留的诏书惶恐不安,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非常明白董卓安的什么心。
明面上是册封自己,实际上是在挑拨自己跟刘信的关系。
孙坚在讨董结束前,跟刘信畅谈了一夜,不仅与刘信互为知己,更是深知刘信的理想。
又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权在燕国备受照顾,自己的嫡长子孙策更是担任刘信亲卫军的主将。
更何况,刘信给过他承诺,远比这个公爵要踏实的多。
因此,孙坚为了不跟刘信之间产生嫌隙,当即派出两人,带着诏书快马加鞭前往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