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原来如此,众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词——震慑!
刘信作为大汉最大的诸侯,屡破外邦,兼并了不少诸侯,原本就已经让袁术他们畏惧三分,现在刘信有了合法的传位诏书,是名正言顺的大汉新皇,就足够让还未臣服的诸侯更加忌惮。
刘信直接定都在洛阳,也就意味着燕国,不,应该是大汉了,军事部署便会往洛阳这边迁移。
大量的兵力调动到洛阳一带,无论是南边的袁术、刘表、刘繇,还是西边的马腾、刘备以及董卓遗留的各个势力,势必菊花一紧,时刻警惕着刘信。
甚至于直接让他们将士军心涣散,辖地的百姓民心离德。
众人想通了这一些后,齐齐向上抱拳,“殿下英明。”
刘信摆摆手,他知道,其实这些事,下面的文臣武将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们天地君亲师的理念先入为主的让他们认为君王的安全应在第一位,燕京要比洛阳安全的多,才让他们权衡利弊后没往这边想罢了。
“既然决定定都洛阳,那我大汉朝堂要从燕京迁来洛阳,恰巧也正是我燕国中枢五年换届之时,待迁来洛阳,一并进行,至于登基之事,也是如此。”
“殿下。”皇甫嵩听闻大惊失色,当即上前阻拦。
“义真兄。”刘信知道皇甫嵩要说什么,打断道:“孤知道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孤有先帝亲笔遗诏,已是我大汉新皇,不过是登基大典退后些罢了。”
刘信作为后世人,虽然已经在大汉生活了十来年,但很多想法还是跟大汉这些人略有差别。
不过,理是这么个理,在大汉,各种仪式的神圣在皇甫嵩这些古人心中是很难动摇的。
“殿下不可,未免再增变数,请殿下尽快登基。”皇甫嵩仍是坚持己见。
军部最有分量的朱儁也十分赞同他这老友的说法,“殿下,义真兄所言极是,殿下登基,乃示我大汉正统,定我大汉国运,不宜推迟。”
袁绍早就想开口劝进了,毕竟他现在已经是燕国赵侯,刘信之前就跟他说过会上奏天子册封他为大汉赵王,但始终不是刘信亲自册封,谁知会不会有什么变数。
现在刘协驾崩,刘信作为新皇已成定局,刘信也不用再上奏天子,便可直接册封自己了,他岂会不积极。
但在场有几位老资历,不适宜率先开口,见到两位老臣已经开口,便连忙接道:“殿下,绍以为待朝堂中枢稳定,再进行祭祀等典礼不迟,但登基一事,还需尽早。”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一样被刘信许下大汉楚王的孙坚,当即上前说道:“臣附议,请殿下尽快登基。”
随后在座众人齐齐劝进,“请殿下尽快登基。”
刘信看到大家都这么积极,也就不再执着,毕竟这是早晚的事,终是颔首道:“也罢,就依众位所言,请义真兄安排吧。”
“诺。”皇甫嵩爽快接命。
“殿下。”就在此时尘埃落定之时,只见刚刚归附刘信的曹操出列喊道。
登基之事繁冗复杂,各抒己见实属正常,刘信看到曹操能这么快进入角色也很高兴,说道:“孟德兄,有事请讲。”
“请殿下将传位诏书布告天下,以安天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