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晚起床,洗漱过后,就神色如常地出了招待所,按照着昨天约定好的,去和覃邕宁他们会合,然后再一起往试验场去。
从今天开始,试验就要正式开始了。
一起来的研究员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跟机任务的,一个实验项目,有一个人跟机去检测数据和飞行状态就行。
跟机的,多是年纪相对较轻的人。
年轻的人,动作灵活,遇到意外了,也能快速地作出反应。
另外,像姜申明、以及李教授他们这样,行业泰斗级别的人物,也是不让他们跟机的。他们对国内航空的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不能冒任何的风险。
在试验开始之前,覃邕宁将要跟机的人,召集到一起,做最后的培训和叮嘱,给今天有跟机任务的人,检查装备,确保每个人的救生装备没有问题。
结束的时候,覃邕宁将苏晚叫住,又单独地叮嘱了她一遍:
“记住我说的话了吗?上到了飞机上,一定要听指挥,如果有跳伞命令,你一刻都不能犹豫,要马上给我跳下来,知道吗!”
苏晚一共有五个跟机的项目,其中一个,就在今天。
覃邕宁说话时的表情,很严肃。
身份不同,责任不同。对于飞行员和研究员,覃邕宁是“双标”的。
不管是之前在部队里训练飞行员,还是后来到了华联航管理手下的飞行员,覃邕宁都是告诉所有的飞行员,在突发意外面前,飞行员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这是飞行员这个身份,本身就具有的职责和使命。
所以,他从来不会对飞行员说“遇到了意外,首先就跳伞”这种话。
但是,对于研究员们,倘若有意外发生时,覃邕宁会毫不犹豫地命令他们跳伞。他要为研究员的生命负责。
其他的人,覃邕宁并不担心,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苏晚。
苏晚虽然不是正式的飞行员,但是她却接受过飞行员的训练,。覃邕宁知道,苏晚的心里,有着飞行员的身份认同和使命感。
他最怕的,就是苏晚会不听命令。
听到覃邕宁的话,苏晚点着头,认真地说道:“覃队,您放心,我会带着耳麦,随时接收地面安排的。”
覃邕宁皱着眉,苏晚只说了“接收安排”,却没有承诺一定会听。
他动了动嘴唇,还想要说什么,但他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一阵敲门声打断了。
覃邕宁敛了敛脸上的表情,沉声说道:“进来。”
进来的,是一个穿着飞行员制服的士兵,他向覃邕宁和苏晚,都敬了礼,才中气十足地说道:
“覃队,粟上尉说准备已经就绪,试验可以开始了。让您过去。”
“知道了。”覃邕宁点了点头,就抬步向外走去。
经过苏晚身旁的时候,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但双唇紧抿着,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
覃邕宁去地是地面检测飞机飞行的指挥部,而苏晚因为有跟机任务,所以去的是候机场那边做候场准备。
试验,即将就要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因为准备充足,也因为配合得当,这一天试验的几个项目,都非常成功,地面指挥部里,每隔一段时间,就响起热烈的掌声。